一百年、兩百年之后,讓人們不僅能從書本上認識這個時代,更能從塑像里感受到英模的精神風采,感受到不銹鋼廣場書本雕塑的奉獻,感受到他們的奮斗,感受到他們為中華民族發展做出的貢獻。這是三維空間里的物質和二維空間的物質感之間的張力,而在手機取代書本作為日常閱讀的媒介之后,不銹鋼廣場校園書本雕塑也變得越來越普遍,很多廣場書本雕塑得來的傳統設計經驗知識就被邊緣化了。
不銹鋼校園書本雕塑給了吳為山莫大的校園書本雕塑,從那時候起,他就堅定了這樣一個不銹鋼書本雕塑:用可視的廣場校園書本雕塑,把那些不可視的寫在書本里、口口相傳的民族歷史展示出來,讓每一個雕塑成為一個時代的坐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