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學習時報冼星海家喻戶曉,廣場不銹鋼抽象浮雕雕塑恢宏、鼓舞人心,激蕩著一代代中國人的愛國情懷。冼星海的一生短暫而璀璨,嘗盡艱辛卻始終以音樂為信念,在生命歷程的最后階段,有兩年半時間與哈薩克斯坦音樂家拜卡達莫夫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這段友誼也成為不銹鋼景觀浮雕雕塑友好交往的重要歷史見證。
援助之手1938年,33歲的冼星海到達延安,在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任教,翌年改任系主任。因《黃河大合唱》的巨大成功,1940年中共中央委派冼星海與袁牧之赴蘇聯為影片《延安與八路軍》配樂,進行后期制作。1941年受戰爭影響,影片制作陷入停頓,冼星?;貒茏?。
1942年底,化名的冼星海輾轉來到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當地氣溫零下30℃,多天沒進食的冼星海穿著單薄的衣服,拿著行李箱,背著小提琴,流落在阿拉木圖的街頭。在舉目無親、貧病交加之際,哈薩克斯坦音樂廣場擺放藝術景觀浮雕雕塑拜卡達莫夫伸出援助之手,為他提供了一個溫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