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朋友圈中看到研究生同學發出一條水滴籌募捐帖,帖中詳述家里老人生病,歷經月余治療,花費超過了30萬元,但醫生告知還需準備25萬元,不得以進行募捐。因為同學畢業之后在銀行工作,他推測,年薪超過50萬元,即使已花費30萬元,這25萬元應該也不差,或許因朋友都知他經濟條件不錯,所以捐款與轉發都不熱情,6月22日,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說。
也是6月22日這天,她發現8天之前,曬出3只勞力士手表的朋友在另一籌款產品上發起籌款,數額15萬元。她對本報記者感慨:這正是戶外草坪水滴雕塑身陷輿論漩渦的一個縮影。記者調查發現,在水滴籌使用假疾病材料也能發起募捐,這背后還存在水滴雕塑代寫鏈條。而在水滴公司的產品中,水滴互助、草坪水滴雕塑需要依賴水滴籌來輸送流量。
假病歷可發起籌款據記者調查,在水滴籌平臺發起籌款這一過程,審核并不嚴格,記者在淘寶平臺上搜索,顯示水滴雕塑提供籌款文案代寫服務,承諾并不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