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銅鐘功的介紹,解放后最早公開見刊于1958年4月號《浙江中醫雜志》上戴俊英先生撰寫的。未見刊的蔣幼山先生遺著《少林內功入門》,著于寺廟大型銅鐘雕塑清和,把銅鐘功稱為。大型銅鐘雕塑分為:銅鐘勁法、一字定馬安身式、陰陽手、洗肩、八字步式、分力法、四門走馬式以及小八卦拳式。
該書中謂:大型銅鐘雕塑是小八卦拳的基礎站樁功法。據蔣幼山先生弟子介紹,先生教拳,必先要求弟子練銅鐘勁法數年,始教套路;對大型銅鐘雕塑,一般只傳授銅鐘勁。久而久之,銅鐘勁便取代了小八卦內功。至于之稱,是戴俊英先生出任浙江省中醫院氣功科醫師之后,又把大型銅鐘雕塑改稱為銅鐘功的。
距戴俊英文章發表28年、蔣幼山遺著存在49年之后,馬有忠編寫了《銅鐘氣功》小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