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枚五百多年前的古老銅鐘,曾在昆明古城的南城門上運作了數個世紀,其作用就是作警報之用,這枚銅鐘的高度達米,口徑約七米,鐘壁厚20厘米,重約14噸,據說敲鐘一下在29里外都能聽到聲音,其聲場厚重悠長,至今保存完整,是云南最大的銅鐘,也是中國現存第三大古銅鐘,都是出自明朝永樂年間,具有較高的歷史研究價值,現如今鐘樓之頂的銅鐘已成為世人燒香祈福的福地,曾經久經風霜守護昆明城的警鐘,已長眠于深山之中。
銅雕浮雕銅鐘雕塑刻有大明永樂二十一年…寺廟文字浮雕銅鐘雕塑,現已是昆明鳴鳳山上的主要景點之一,世人將其供奉為較為神圣的神物,不僅來此供奉香火,而在銅鐘的一側設有小銅鐘,以供香客的鳴鐘祈福,大銅鐘位于鳴鳳山之巔,見證昆明城的古今發展,以不同的方式守護著昆明城。
銅雕寺廟浮雕銅鐘雕塑在華夏文明中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從商朝銅鐘以樂器的方式出現,在各個歷史發展的潮流中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警鐘是古代軍事城防的必備工具,幾乎在城墻之上都能見到,是守護古城最后的通報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