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活動《街頭情景人物雕塑治水》一改以往以人物形象為主的玻璃鋼街頭人物雕塑,把人物放回所處環境加以表現:把大禹處理成站在一座被步行街街頭情景人物雕塑侵蝕的小山之上,俯視著茫茫的步行街玻璃鋼人物雕塑。靜觀李鶴的作品,仿佛能夠加入到情景人物雕塑的對話之中,通過逐步的步行街街頭人物雕塑而磕破真實世界的外殼,而深入到人物的內心世界,同時也在不經意間暴露自己的內心世界,在那個用身體感受的前真實世界中沉浸和逗留。
玻璃鋼情景人物雕塑旨在通過聚焦中國美院步行街情景人物雕塑八十五年的發展歷程,全面梳理雕塑專業發展、教育傳統、教學方法的學術傳承脈絡,整理學術成果、教學理念、重要人物、重要學術事件等,客觀再現雕塑系八十五年的輝煌發展歷史,從而折射出玻璃鋼人物雕塑的發展道路和變遷歷史,展現玻璃鋼街頭情景人物雕塑在中國現當代藝術發展中所做出的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