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寺廟庭院水缸雕塑不同,有4種強度、密度漸進的鑼聲,同時,水缸底下的燈會把鑼面振動制造的水波投射到天花板上去,觀眾從聲音和光影,很直觀地看到某一個缸的缺水程度。庭院水缸雕塑應邀訪問泰安市岱岳區黃前鎮,在了解到黃前鎮是泰安市水缸黃前水庫所在地,為保護水源,黃前鎮百姓作出巨大犧牲,周邊不能發展任何工業企業,種地也不施放化肥農藥,經濟發展相對滯后的困境后,袁熙坤決心用傾注心血的作品,以藝術承載環保的理念與泰安深厚的歷史文化相結合,幫助當地尋求可持續發展新路徑。
現在很多園林中都擺放著石雕銅雕水缸雕塑,水缸在我國古代是非常常見的,每個老百姓的家中都有水缸,作為盛水的器具,在百姓的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隨著時代不斷的發展,水缸在人們的家中不再常見,而是作為裝飾品出現在了園林景觀中,其中可以種植荷花、養魚等等,形成了一個非常美觀的盆景,裝飾、美化著園林的景觀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