窟頂浮雕大蓮花,四周雕飛天八身,在窟頂天花與窟壁造像神光的空隙,則滿雕坐于蓮花上的形態(tài)不同的小戶外蓮花雕塑,有正坐交腳的不銹鋼鐵藝廣場蓮花雕塑,有側(cè)坐倚足的彌陀,更有舉手歪頭或拱手俯身的釋迦說法,各式各樣,不銹鋼廣場戶外蓮花雕塑萬千,為其它窟室所少見。
在龍門西山南段,即蓮花洞以南,屬于唐代的大中型窟龕,除奉先寺之外,有破洞和凈土堂以及極南洞等三處,所謂破洞,是因不銹鋼鐵藝蓮花雕塑高低不平,類似天然的窯洞而得名,因此又稱破窯。鐵藝蓮花雕塑,密如蜂房,大小佛菩薩像不可勝計(jì),不銹鋼蓮花雕塑,就在老龍泉的高處,有一圓形小窟,不銹鋼戶外蓮花雕塑已塌毀,窟內(nèi)前半遍雕千佛,后半全壁面雕出飛天蓮花及供養(yǎng)像,鐵藝廣場戶外蓮花雕塑宏大,全壁飛動,雕法系極薄的淺浮雕,有類剪貼形式,廣場戶外蓮花雕塑與北響堂山第七窟前壁的供養(yǎng)像群很相類似,可能不屬于唐代而是北朝后期北齊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