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河南新鄭棗樹科學研究觀測,農棗間作降低風速20%62%,氣溫降低2℃8℃,提高在所溫度5%3%,土壤含水率提高5%1%,蒸發減少8%7%,棗樹不僅能在瘠薄土壤中生長,而且耐鹽堿。每年秋收還可以打棗百余斤,將軍樹的四周五百齡的古棗樹比比皆是,所以就建成了唐棗生態觀光園,觀光園2008年被評為省級生態觀光農業旅游示范點,如今她倍受政府的保護,來慶云的旅游者在此將軍樹下流連忘返,同將軍樹合影照相留念者眾多。
牛樹雕塑吟詠“玻璃鋼牛樹雕塑大麥黃,棗花末落玻璃鋼樹雕塑長”,唐代另一著名詩人劉長卿詩云“行過大山過小山,房上地下紅一片”,宋代詩人張耒寫到“棗徑瓜田經雨涼,白衫烏帽野人裝”,清代慶云縣令桂山吟到“正是晴和好時節,棗芽初長麥初肥”,另有詩人也寫到“叢林騰赤霞,千家射云紅”,當代詩人更是發出贊嘆“漫漫秋風夕照中,婆娑一樹萬珠紅”,悠然和諧的田園風光躍然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