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造紅銅銅鐘雕塑是用來當作樂器的,所以在設計鑄造的時候,不僅僅只能注重銅鐘的大小和造型,更需要看重的是銅鐘的銅壁厚度,因為這個厚度,直接影響到敲擊震動時候的頻率,從而影響銅鐘發出來的聲音效果,另外,銅鐘的鐘體內外輪廓的同心度和圓度也是非常重要的,要確保徑向壁厚的異質性與軸向壁厚的連續性,如果這兩個方面可以得到很好的設計,那么銅鐘發出來的聲音會更加的渾厚、洪亮、悠長,成為人們非常喜歡的銅雕作品。
銅鐘的制作通常都是選用青銅鑄造的,而且青銅鑄造工藝在中國歷史上也是由很深遠的寺院銅鐘雕塑,以至于我們現在都還采用青銅鑄造,但是在雕塑的發展史上,不是只有銅這一種,還有很多可以鑄造的原材料,只是制作出來的鐘效果都沒有銅鐘好,在銅鐘的原材料配比上,也是非常講究的,不同的配比出來銅鐘重量不同,產生的音律也就截然不同。
恩施長城的兩處高地各建有一座塔樓,分別是土司城的鐘樓與鼓樓,不知算不算與中原文化的融合,鐘樓內懸掛著一口重達3000余斤的大銅鐘,鐘上鑄有999字銘文,記述了土家族滄桑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