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源銅雕據(jù)歷史記載大型仿銅鼎雕塑早在東漢即傳入我國,并有佛像遺留。最早期的佛造像多見于石雕石刻,隨著佛教的興盛,仿銅鼎雕塑開始出現(xiàn)。大型寺廟仿銅鼎雕塑大多形體較小而精致,便以攜帶供奉于佛寺和信眾家中佛龕,或納藏于佛塔地宮之中。《三國志》記載有,大型仿銅鼎雕塑是中國正史中首次明確的金銅佛像記載。
但大型仿銅鼎雕塑是五胡十六國時期的。十六國是西晉末年,北方少數(shù)民族一時間紛立的小朝廷,絲綢之路傳來的佛教使這些地區(qū)得風氣之先,所以十六國佛教較之南方東晉更為昌盛,大型寺廟仿銅鼎雕塑也因之而勃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