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雕佛像是佛教神話人物與銅雕工藝品的完美結合,尤其廣受佛教愛好者的青睞。并且,跟隨我國已有幾千年的文化歷史背景了。銅雕佛像不僅有平安祈福的作用,同時,還具有一定的鑒賞價值和收藏價值,并且具有一定的升值空間。那么,銅雕佛像貼金工藝技法有哪些?佛像的收藏標準又是怎樣的呢?銅雕佛像貼金有表面貼金、鎦金、描金等多種方法。一般情況下都采用表面貼金的方法,這種方法經濟又實用。
為了襯托黃金色調,先在銅雕佛像表面涂一層黃色桐油,晾干后再貼上金箔,待金箔粘到銅佛像表面后,最后用毛筆輕壓金箔,讓金箔完全粘貼在桐油上,銅雕佛像的表面貼金就基本完成了銅雕佛像貼金的基本技法有下列兩種:高強度銅雕佛像貼金技法:高強度貼金技法是在金箔表面涂上高強度保護漆,經常用高光和亞光兩種。采用這種貼金技法生產的工藝品,耐摩擦、耐刮、耐蹭、防酸堿腐蝕的性能,保護漆的透明度高低直接影響黃金質感的效果。傳統銅雕佛像貼金技法:利用傳統貼金技法制作出的銅雕工藝品的貼金效果不相同,主要是因為處理底漆所使用膠水的配制不同,現在常用的膠水主要有水溶膠和牙膏膠這兩種。
水溶膠比較容易配制和操作,但是貼金效果一般沒有牙膏膠的黃金質感好使用牙膏膠溶劑是直接在銅雕佛像的表面打膠后,不作保護漆,真實地體現黃金的原色,缺點就是不經碰撞,稍微用力刮擦就把表層的金箔刮掉。以前的工藝也曾在金箔表面涂上清漆加以保護,但是不能體現黃金的原色了。銅雕佛像收藏不會局限在哪個時期或者是哪個宗派及種類上,開臉、身體動勢、衣紋刻劃都很重要,更重要的還是看整體的藝術性,價值跟材質、年代都沒有直接關系。只要具備完美的藝術價值,都是值得的。
收藏銅雕佛像,最主要的是有兩種標準,其一是造型精美,其二是稀有性這兩個標準決定了銅佛像命運的主考官。我們來看看一座明代銅雕佛像,這是尊永樂宮宮廷的木雕韋馱菩薩。從外觀上造型十分精美,十分值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