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陽石雕的歷史可追溯到漢朝。據現有史料考證,早在公元前二百多年的漢代,曲陽石雕已用于建筑業了,曲陽縣城南有座“狗塔”就是象征。到了唐、宋時期,曲陽石雕逐漸發展,在曲陽縣西郊村的一座寺廟里,至今還保存有一尊唐代雕塑的漢白玉站佛。佛像身高八米,容貌莊嚴,氣宇軒昂,服飾折痕,線條清楚柔和,極為生動傳神。及至清朝,就有了“天下咸稱曲陽石雕”的盛名。曲陽石雕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一二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中期。
從那時候起,石雕便一直沿傳至今在這漫長的歷史中,石雕藝術的創作也不斷地更新進步。不同時期,石雕在類型和樣式風格上都有很大變遷;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審美追趕求,不同的社會環境和社會制度,都在制約著石雕創作的發展演變。曲陽石雕雕塑的歷史是藝術的歷史,也是文化內涵豐富的歷史,更是形象生動而又實在的人類歷史。
現在曲陽石雕雕刻的題材相當廣泛,既有傳統的仿古建筑飾品,又有現代人物雕像;既有園林雕塑,又有家庭裝飾;既有飛禽走獸,又有游魚花卉;既有上百米的巨作,又有長不盈寸的精品曲陽縣以雕刻之鄉的美稱享譽海內外。曲陽石雕的傳統工藝是利用開臉特技法,在石料上畫出大概輪廓,先雕鼻子,再從頭到腳依次雕刻,做到內外有度,比例協調。而現代工藝則是在傳統工藝基礎上,依靠科技力量,運用圓雕、浮雕、線雕技法,將解剖學、美學融為一體,所雕作品既有高貴華美的傳統特點,又有新穎明快的時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