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化部等16個相關部委共同舉辦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成果大展在北京開幕。來自全國各地的非遺精品在中國農展館展出10天,河北省的7個國家級非遺項目參加此次展覽。在這7項非遺項目中,保定獨占3項,曲陽石雕、定瓷、易水硯受到了京城百姓的好評和熱烈歡迎。曲陽石雕是我國大理石雕刻的代表,,曲陽石雕代表河北參加了文化部等16個相關部委在北京舉辦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成果大展。
,記者驅車趕到曲陽,剛下高速,眼前盡是鱗次櫛比的石雕據了解,曲陽縣大大小小的石雕廠有多家,產品遠銷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創產值數億元。劉紅立在對石雕進行塑型曲陽雕刻被贊曹衣出水曲陽石雕所用材料為天然漢白玉,古時曲陽縣城南黃山儲量豐富。現在曲陽的漢白玉已經開發殆盡,雕刻所需石材多從外地運來。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曲陽雕刻材質從大理石、玉石擴展到青銅、不銹鋼等。雕刻的題材有秀美雅致的水果,栩栩如生的飛禽走獸以及神話故事等上百種傳統作品。
曲陽石雕藝術風格具有皇家氣勢,大氣莊嚴,而又手法圓潤細膩,紋式流暢灑脫佛像造型面貌或嚴肅威武,或慈藹端莊,線條流暢。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劉紅立介紹說,有出土的古代曲陽佛教造像被形容為曹衣出水。劉紅立說,古代石雕從石料刨荒到塑型、錘釬,再到打磨,都是純手工完成。有的十幾厘米高的小雕塑,雕刻完成要耗費幾個月時間。雕刻師傅開工之前,先看好石料的形狀、紋理,雕完之后的樣子就會浮現在腦子里,根本不用畫草圖。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成果大展在北京全國農業展覽館舉行。
保定曲陽石雕、曲陽定瓷等國家級非遺項目將亮相非遺大展此次活動是新中國成立來,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是規模最大、種類最全的一次傳統技藝大展。大展展示內容以文化部命名的第一批41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為主,展覽將通過文字、圖片、出版物、代表性作品等實物資料,全面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的理念、內容、意義及取得的豐碩成果;通過代表性傳承人的現場演示,展示其精湛技藝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產工藝流程。
據了解,曲陽石雕參展作品為《生生不息》,曲陽定瓷參展作品為定窯仿宋《孩兒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