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古稱郁林州,是一座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被世人譽為“嶺南美玉,勝景如林”的玉林,自古享有“嶺南都會”之美譽,擁有“天南杰構”江南四大名樓之一的經略臺真武閣、四大名關之一的鬼門關,全國四大名莊之一的謝魯山莊,都嶠山、云天民俗文化城、大容山森林公園等120多處景區。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這耗資30多億,修建了十幾年才完工,有著廣西布達拉宮美譽的云天宮。
披上神秘的外衣云天宮臺商選址眾說紛紜都說云天宮是玉林籍臺商所建,臺商認為此地為風水寶地,故在此修建宮殿但到底何為風水寶地就眾說紛紜了。有人說臺商在文革時期,在玉林躲過一劫,所以認為此地是個福地,便在打算此地建造一棟建筑物希望能帶來好運;還有的說是臺商請了一架飛機,在天空盤旋時看中了這塊寶地;也有說臺商都懂得一些堪輿之術,在考察時隨身帶著羅盤,當臺商來到玉林這個地方,羅盤就不轉了,怎么晃動羅盤就是指向不變,便認為這是一個寶地。
云天宮的命名從選址就披上了一層神秘色彩的云天宮在建造的時候也迷霧重重,后因一塊形似云彩的原石得名云天宮在建造初期,鉆探地基時打到36米后就再也打不下去了,后經勘測得出整個地基就是一整塊完整的堪比鉆石的原石磨盤,就像一朵漂浮在地心下的云彩,托起巍峨宮殿,故而得名“云天”。現云天宮內仍保存有少量地基原石,極為珍貴。更有傳言,這里是一塊神奇絕佳的“金線吊葫蘆”風水寶地,一旦據有福壽連綿!因其濃厚的神秘色彩及其更比布達拉宮雄偉壯觀的仿古宮殿建筑而被當地人俗稱為“云天宮”。
匠心的建筑和華麗的藏品云天文化城占地70畝,主體建筑21層,高108米景區內匯聚了石、銅、木三大元素,雕塑藝術品展館將分為四大系列:石雕、木雕、銅雕及景泰藍龍。淬煉出了無數的精美絕倫的佳作,是一趟大飽眼福之旅。在大門口看到云天宮宏偉壯觀,很早就聽說了這個大宮殿,有著無數的名貴盆栽,木雕、石雕等特別土豪的景區,這回終于能來看看了。
還沒進入展廳,在景區的院子里就被各色的石雕和路燈吸引了,經過講解員的介紹,似乎景區內的一花一草一木一磚都和普通兩個字掛不上鉤的,看似簡單的個盆栽是名貴的品種,看似常見的一個雕刻,原來那么有講究石雕部分,云天宮分有一對18.1米高的龍表、一對5.8米高的麒麟、一對4.7米高的鳳凰、一百零八條石雕龍、十二生肖、十二月花及花神、以及石雕路燈。而廣場上醒目的華表,據介紹高度也為全國之最,比天安門的還要大。在主樓前的廣場上仰視大樓,整座建筑雄偉壯觀,氣勢磅礴。云天宮主樓一共五層展館,每層所設展覽均不一樣,都是有主題,而因為展品的名貴,幾乎每個展館都配有值班保安人員。
主要參觀了珍奇異寶和國寶展示區,展廳陳列著世界各民族之收藏品,如古玩、雕塑、文物、玉石、珍珠及瑪瑙等而民俗文化博物館則設中國56個民族民俗文物展示室及文化圖書室。收集、展示中國各民族不同的民俗、風情、文物及文化,尤為特別的是這里的專門設有臺灣展館,對兩岸民間的友好交流有很大的促進。爬上樓頂可以近距離欣賞大佛。站在云天宮的樓頂俯瞰入口處左右兩個花園,是一幅雙龍戲水的畫面。還安放了兩座華表在廣場前。開始在每層的場館中參觀,每層樓三個展廳,中間的最大,兩旁的是副展廳。
世界室內佛像之最云天宮里,最值得一提的要數這座號稱“東南亞第一大銅佛”,“世界室內第一座佛”的彌勒佛像了在云天宮的六樓,是一座高33米,重600噸,由一千多片銅片組成的鎏金鑄銅“皆大歡喜”的彌勒大佛,這是當今是世界室內佛像之最。說到坐佛,大家第一想到的應該是我前段時間寫過的樂山大佛,這樂山大佛是石頭鑿刻的,可咱們廣西的這皆大歡喜彌勒佛是純銅組成的。彌勒佛像身披袈裟,盤腿打坐,袒胸露腹,左手捻珠,右臂垂腹,兩眼平視,雙耳垂肩,笑容可掬,神態逼真,線條流暢。
因為大佛是銅造的,不適合日曬雨淋,易于氧化,因此專門為了大佛修建了頂棚,和兩側的觀光樓梯佛座像前的兩座高22米,重25噸的日月燈,燈塔用樹齡兩千多年的臺灣阿里山神木制作而成,各柱身高9.8米,重10噸,整根臺灣神木雕刻了7條龍及28星宿天君。燈的鑄銅底座呈龍頭、龍爪呈三足鼎立,頂端是八角主燈各配以六角附燈,分別以龍裝飾日燈,鳳裝飾月燈。佛像上方的藻井是以5000多個銅構件組成,整體結構精美華麗,烘托出彌勒佛銅像的莊嚴氣勢。
最后我們再來說一下門票,180元的門票說實話不便宜,但是相比景區內價值不菲的展品,以及展品的維護和安保費用,這個門票似乎又不是那么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