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瑯,字尊侯,號琢公,今晉江市龍湖鎮衙口村人,祖籍河南,明末清初軍事家,清朝初期重要將領。他容貌魁奇,智勇雙謀,熟讀兵法,且習海上事,是一位有謀略眼光的將領。因其統一臺灣,但兩度叛明投清,所以是一位頗具有爭議的歷史人物。施瑯陵園是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施瑯墓位于景色優美、氣候宜人的惠安黃塘虎窟村西北500米處鶴頂山的斜坡上,岡巒周匝,綠樹成蔭,依山而建。
墓坐北朝南,南北長137米,東西寬500米,占地6千多平方米,里面埋葬有清代福建水師提督施瑯與兩位夫人,墓垵為磚石結構,墓碑石材為花崗巖墓碑石上雕刻有“皇清光祿大夫太子少傅靖海將軍襄壯施公賜塋,一品夫人王氏,一品夫人黃氏“等字樣。墓碑前擺放有石雕香案,香案上采用浮雕方式雕刻有松竹、仙鶴、鹿栩栩如生。展現了惠安雕刻的的精湛技藝,也蘊含了松鶴延年,福祿喜壽的美好意義。墓碑左側的“后土”石碑,后土信仰來源于中國古代對土地的崇拜。
墓庭隨山勢分7層而下,兩對石雕文武官立于最上層墓庭左右兩旁;下一層依次對列石馬、石虎、石羊,石獅各一對造型各異、神態逼真;再往下一層為“欽賜祭葬”奠石墓坊一座清朝康熙皇帝第一、二、三次“皇清諭祭”碑亭和“皇清敕建”碑亭在墓園內還保留有三道圣旨石刻,以保證其能夠風光安然地下葬,當時康熙皇帝對于他的平臺功勞評定從這三道圣旨上可見一斑。此外,在墓南1公里處還立有龜趺碑亭1座,其外以亭罩住,此亭為石構結構。整座陵墓規模恢宏,設置布局嚴整,周圍環繞的相思樹、松樹、叢林等形成一道天然的翡翠屏,實乃風水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