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地羅與石雕麒麟,清朝末年,廣東揭陽榕城蟹地羅有一個老瓦匠,技藝高超,能用各號瓦))雕塑出種種人物、動物、花卉等,形象栩栩如生。老瓦匠雖然技藝高超,但生性善良耿直,不善鉆營,所以工課時斷時續,難以養家糊口。他只得在蟹地羅半月形的內溪水面種植空心萊,借以幫補生計。那一年,蟹地羅興建羅氏宗祠,自然免不了要羅致老瓦匠施展技藝。祠堂坐北朝南,前面半月形的內溪猶如玉帶拱佩。
內溪對面筑一面長條形的墻壁,要老瓦匠雕刻一只石雕麒麟,與祠堂隔溪相對,以壯氣勢好個老瓦匠!只見他紹灰、河沙、黃土、碎石、紅毛灰兼施,時而攀上腳手架在大處著眼,時而下到地上,在細部雕琢;時而退于船上,在遠處審視。大大小小十多種瓦,在他的手中輪番使用,涂、削、挖、剔,抹,輕重緩急,煞是好看。雕刻完成,他又施以赤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
好多天后,待到腳手架拆去,圍觀的人群不禁咋舌驚呼一只石麒麟雙眼圓睜,張牙舞爪,蓄滿全身的活力,似乎要破壁而出,躍進溪里!???老瓦匠的活麒麟,真是活得出奇,有人曾看見它下溪戲水,有人說曾目睹它追逐雞鴨這一日,老瓦匠駕著小船到內溪采摘空心菜,誰知到得那里,只見滿溪空心菜連葉帶嫩莖,都不翼而飛了。只剩下粗莖和老根,漂浮在水面。老瓦匠嘆了一口氣:“不知是哪個貧窮起盜心,把我這一溪空心菜摘去賣了。真是沒良心!”一連好幾天,總是這個樣子。老瓦匠生氣了,決計就在溪邊過夜,那個賊要是再來偷空心菜,就把他連人帶船一起扣下。有一天,到了半夜之后,皓月當空,涼風習習,暑意盡消。
老瓦匠因守候了好幾夜,眼也干澀了,正想合眼睡一覺突然,他瞥見溪對面的墻壁上有影子動了一動,心頭不禁一怔:?“莫非是有賊貼墻站著?”他急忙睜大眼睛盯著。
唉喲!原來是墻上那只半浮雕的石雕麒麟動了起來!你看它跳到地上,躍下溪里,邊游水邊吃空心菜,那胃口真驚人,轉眼間就把整整一溪空心的萊葉連同嫩莖都卷入口中,吞進肚里!吃飽了,它一躍上岸,走到墻邊,轉過身子,只一縱躍,就又把身體嵌進墻上去了!老瓦匠看得瞠目結舌:那個賊原來竟是自己一手塑成的麒麟!???第二天一早,老瓦匠到族里有見識的賢人,愁眉苦臉地告訴他這宗奇怪事,并向他請教辦法那賢人沉吟著說:“這,倒是始料未及的。然而,人者,萬物之靈也。你可以用四枚長長的鐵釘,釘在這只麒麟的四只腳上,它就不能動彈了!”老瓦匠就按照賢人所教,將四枚大鐵釘一下子釘進活麒麟的四只腳掌里,把它牢牢釘在墻上。從此,蟹地羅的那只麒麟再也不能從墻上走下來害人了。這樣的傳說在有關麒麟的傳說中很少見——傳說中的麒麟,不是仁德的、做好事的、正面的石麒麟,而是一個失德的、做壞事的、負面的麒麟。
這當然是符合辯證法的,有善就有惡,有好就有壞,有正就有負,人類如此,神物亦然;神物的行為,反映著人間的現實不過,失德的、做壞事的、負面的麒麟在麒麟家族中占的份額很小,傳說中僅見此一例,這可能與人們塑造石雕麒麟形象的初衷有關——本來就希望它是盡善盡美的仁德之獸嘛。這則傳說還令人想到一個哲學名詞:異化。所謂異化,指的是主體發展到了一定階段,分裂出自己的對立面,變為了外在的異己的力量。通俗地說,就是自己造了一個和自己作對的、危害自己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