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麒麟是也是藝術(shù)造型的一種,用天然石材創(chuàng)造出具有一定空間的可視、可觸的麒麟形象。同樣是處于顯威、歌功頌德的目的,中國的王宮貴族往往回避了西方的直接塑造自己的方式,而采用了龍鳳、獅子、麒麟等瑞獸以及仆人、軍隊、武士來襯托自己的偉大與神圣。石雕麒麟造型講究逼真,手法圓潤細膩,紋式流暢灑脫。石雕麒麟造型多樣,可繁可簡。制作石雕麒麟的石材原料也十分豐富,市面上常用的是青石麒麟,其他還有芝麻白麒麟、銹石麒麟、漢白玉麒麟等。麒麟是天上的神物,不是地上的,常伴神靈出現(xiàn),是神的座騎,屬火系屬天仙。一般不會飛,不過成年的麒麟是會飛的。

成年的麒麟能大能小,平時較慈祥,發(fā)怒時異常兇猛主聰慧,祥瑞。石雕麒麟是一種聚財鎮(zhèn)宅神獸,高大,神異非凡。石雕麒麟頸軀修長,四肢跨度極大,顯得體勢異常高聳、勁健而迅猛。石麒麟長須下垂,雙目圓睜,胸部突出,臀部肥大,獸尾自然卷曲至底座處,腳爪前后分置,整個身軀作s型扭動,顯得勇武大方。石雕麒麟長須、批毛和雙翼進行了高度的裝飾化處理,雕刻有華麗的花紋,使石麒麟神異非凡的氣質(zhì)得到了進一步的表現(xiàn)。石雕麒麟常用于鎮(zhèn)宅、聚財,也放置于陵園里。
石麒麟在古時常用陵園里,其源頭最早可追尋至東漢時期在東漢時期陵墓石雕一度盛行,但由于三國及兩晉時期的連年戰(zhàn)亂及為防止盜墓而在上層社會中流行了薄葬制度,帝王諸侯陵墓前的雕像石刻極少。到了南北朝時期,由于社會的相對穩(wěn)定,經(jīng)濟有了一定的發(fā)展,使追求奢靡之風再次泛起,帝王諸侯紛紛大肆修建陵墓,這也使得陵墓雕刻又一次成為了社會的風尚,作品的藝術(shù)水平也較之以前有了新的發(fā)展。南北朝的陵墓雕刻成為了中國古代雕塑史上重要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