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形象的一種雕塑,是一種介于圓雕和繪畫之間的藝術表現形式。雕塑與繪畫是相互獨立的藝術形式,可浮雕就是一種結合了浮雕與繪畫來表現的藝術形式,可以供一面或兩面觀看。浮雕起源于原始宗教,遠好似先民對很多自然現象無法解釋,于是就有了原始宗教,而浮雕就是通過原始宗教的發展,用來表現先民對天神的崇拜與敬仰的表現形式就是原始浮雕藝術。
當人們發明線刻,意欲以巖石等硬質材料固定和保存生活中所接觸的自然對象的形象時,最初的浮雕便產生了隨后人們有發現了暗影表現法使得浮雕更進一步的發展。新石器時代人們發明了陶器,陶器上不僅有彩繪,還有不同程度的浮雕的體現,出現了立體的印紋、劃紋、刻紋和堆紋等。當時浮雕在尼羅河流域、兩河流域、地中海、歐洲中部西部以及中國等廣大的文明區域,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原始社會解體,浮雕藝術逐漸走向繁榮,在各種場合都會有浮雕出現,如陵墓、廟宇、紀念碑無不規模宏大、氣勢磅礴。
浮雕隨著人類的發展也得到了不斷的發展進步,各個時期的主題不同表現形式也有所不同,但各個時期都有其精華的作品出現,需要我們不斷的欣賞,不斷的學習才能懂得浮雕藝術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