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巖曾是貴州省貴陽市一個石牌坊較多的歷史文化名鎮(zhèn)。中華具有代表的特色建筑石牌坊,在封建社會的時候是為了表彰功科德政以及忠孝節(jié)義而建立的門庭式建筑,把這種建筑用來當做大門來使用,還有是用于標地名的,在過去石牌坊的用途作用也是不少的,有的建在古老的街上用于一種古代的界線,行人在下面你來我往的穿行在石牌坊下面,好像習慣的每一天都要在石牌坊下面走一趟。據統(tǒng)計,原先在青巖城墻東、西、南、北四門附近建有八座石牌坊,因年久失修及人為毀壞,現僅存三座:趙彩章百歲坊、趙理倫百歲坊、周王氏媳劉氏節(jié)孝坊。趙彩章百歲坊位于青巖鎮(zhèn)北門外貴陽至惠水的古驛道上,建于清道光十九年,這年,趙彩章101歲。該石雕牌坊為四柱三間三樓結構,高約9.5米,寬9米,立柱南北兩側為云形抱鼓石。
這里的“云形”恰似葫蘆,其上半部分又呈現石榴形狀,“葫蘆”諧音“福祿”,而“石榴”則含有“多子”之意趙彩章百歲坊明樓檐下設立五個梯形石墩,中間石墩雕刻龍鰲圖并豎嵌“圣旨”牌,其余石墩分別題刻“百有一步”、?“升平人瑞”。江南寺院石牌坊浙江石雕定做當心間大字板題刻清道光皇帝欽賜“七葉衍祥”匾額,在“七葉衍祥”中間上方署“欽賜”二字,另一面題刻“趙彩章百歲坊”,其立柱題刻楹聯(lián):鐘壽流泉,鶴標椿齡昭世瑞;聲風錫木.鳳毛麟角荷皇恩。壽考作人,北闕給音頒紫禁;期頤紀瑞,南天星彩煥青城。
厚德迓天休,享壽百齡,庭開五代;耆年膺帝眷,齒躋三達,恩賜九重天意賜耆齡,享百歲春秋,為本居心以厚;圣朝崇壽考,播九重封誥,只完教孝之仁。閱世迄三朝,子嗣丕興,繞膝孫兒連五代;歷年經百載,天恩遙遠,榮身冠冕煥千秋。趙彩章百歲坊次樓檐下亦設立梯形石墩,其上題刻“壽過百齡”、“目及七世”、“堂開五代”、“身歷三朝”。次間小字板題刻趙彩章生平,“道光十九年六月蒙貴州巡撫部院賀題奏”及“道光十九年十二月奉準”等內容。
趙理倫百歲坊位于青巖鎮(zhèn)老南門與定廣門之間,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這年,趙理倫102歲,朝廷特恩準為其修建百歲坊該牌坊高9.5米,寬9米,南距定廣門30余米,為四柱三間三樓結構,明樓脊飾龍吻,頂置石雕篆書“壽”字。
明樓及次樓檐下均設立梯形石墩,浮雕神話人物等圖案,中間嵌“圣旨”牌,當心間大字板題刻“趙理倫百歲坊”、“七葉衍祥”,在“七葉衍祥”中間上方亦署“欽賜”二字,另一面題刻“升平人瑞”,次間小字板題刻“敕授登仕郎、誥封文林郎、賜贈修織郎趙理倫百歲有二”等內容,立柱題刻楹聯(lián):紫極飛綸,云成五色;青城獻瑞,壽紀雙星九代中身,花開益壽;三朝逸老,木賜風聲。琴鶴守家風,三萬六千余日月;岡陵開國瑞,一堂五世拜經綸。試問壽如何,絳縣名賢輸廿八;欲知春幾許,皇家盛典重期頤。天意若私于一家,百壽齊登,艷說難兄難弟;皇恩無靳乎重賜,雙旌并建,還歌自北自南。?另外,該坊立柱置于長方形臺基上,前后為倒獅形依柱石,其石雕獅子造型獨特,張口瞪目,猶如下山之獅。
據當地史志記載,當年藝術大師劉海粟看見這些石獅后,曾給予高度評價,認為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精品,他說:一般石獅多取蹲式,雖然威嚴但失之呆板,這里的石獅一反常態(tài),形同“猛虎下山”,特別富有生氣,是高度藝術化的石雕佳作?周王氏媳劉氏節(jié)孝坊位于青巖鎮(zhèn)定廣門外約300米處,建于清同治八年,為表彰周朝忠妻王氏及兒媳劉氏撫養(yǎng)子孫事跡而建造的。在《追尋青巖》一書中是這樣記載的:“據青巖人流傳下來的說法,周王氏的丈夫和媳劉氏的丈夫去世后,婆媳倆靠做針線活維持生計,微薄的收入除用于養(yǎng)家糊口外,還積攢了一些用于建牌樓。
”該石雕牌樓與趙彩章百壽坊造型極為相似,亦為四柱三間三樓結構,高約9.5米,寬9米,明樓及次樓檐下亦設立梯形石墩,浮雕四季花瓶等圖案,寓意四季平安,中間石墩嵌“圣旨”牌,當心間大字板題刻“周王氏媳劉氏節(jié)孝坊”,小字板題刻“同治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蒙總督部堂劉、巡撫部院曾會奏,同治八年十二月二十日奉旨建坊”等內容,立柱題刻楹聯(lián):凜凜松筠,層層冰雪;森森玉樹,靄靄金章器重含飴,灰傳畫荻;謀昭燕翼,誥錫鸞章。八十載心血頻枯,繞膝含飴為我遺孤堅白璧;一再傳冰霜共飽,和丸畫荻于人大節(jié)著青城。在吾曹血性果真,?自堪不朽,況如此始稱靡匿婦矣,靡他冰天雪窖涌出蓮花千葉;凡古人精神所感,厥后必昌,誠與看國表令儀家傳,令德瑤治璇里蒸成芝蓋九花。節(jié)孝萃一門,母儀足式,婦道能完,念茲京室微星,繼繼繩繩尚為黔疆扶正氣;絲綸褒兩世,花誥重擎,龍崗再表,荷到天朝曠典,轟轟烈烈長于寶婺吐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