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鄉(xiāng)古鎮(zhèn)南潯迎來游人如潮。一個好的嘉祥石牌坊廠家不僅僅只是需要把自己定位成為一個制作石牌坊的廠家,同時還需要將自己的格局放高一些,就現在的石牌坊行業(yè)的市場來說,就我們山東嘉祥地區(qū)就有大大小小上千家制作石牌產品的廠家和企業(yè),那么他們都是在制作什么呢?下面就來和大家探討一下石牌坊廠家的追求是什么。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小蓮莊是人們首選的去處。那里樓臺亭閣、曲徑長廊、假山蓮池,美景可人,詩情畫意盡在其中。然而更使人流連忘返的,當屬聳立在家廟前的東西兩牌坊,其恢宏雄偉、氣度不凡;雕琢精美,造型生動,既是建造者劉氏的一種精神象征,又是一份前人留下的、隨著年代推移將愈見珍貴的歷史文化遺存。
吳榮方先生在《小蓮莊的園林建筑》一文中對牌坊作了十分專業(yè)的描述:用青石雕刻……四柱五樓,單檐歇山頂,頂部雕出簡板瓦隴,正脊兩端雕龍吻,垂脊雕走獸,正樓額坊上懸雕龍牌匾,上書“圣旨”兩字這一段文字雖不長,但涉及到不少專用術語。下面我想就如何欣賞牌樓藝術談一點學習體會,與讀者諸君共勉。牌坊俗名牌樓。他不同于民居——民居是住人的;也不同于祠廟——祠廟是供神的;它是一種門洞式、紀念性的獨特的建筑物。牌坊由欞星門衍變而來。欞星原作靈星,靈星即天田星。漢高祖欽定祭天先祭靈星。至宋仁宗時,筑郊臺外垣,設置靈星門,為今日牌樓之雛形。因門形如窗欞,于是改靈星為欞星。
宋元之后,特別是明清時期,這種建筑不僅置于郊壇、孔廟,還建于廟宇、陵墓、祠堂、衙署和園林前或街旁、里前、路口也不僅用于祭天、祀孔,還用于褒揚功德、旌表節(jié)烈等,于是靈星門不僅一變成為欞星門,而且再變?yōu)榕品弧E品痪推渥饔脕碚f,就其建筑意圖來說,可分為三類。一是標志坊。二是功德坊。有以顯示官位與政績的,如小蓮莊“樂善好施”牌坊,記以劉氏各種官銜;有以標榜科舉成就的。三是節(jié)烈坊。如小蓮莊“欽旌節(jié)孝”坊,是表彰婦女貞節(jié)的。牌坊就其形制和建筑特點來說,可分為門樓式和沖天式兩大類,小蓮莊牌坊屬門樓式。
又可按其柱、間、樓的構成,分為二柱一間無樓式,二柱一間一樓式,二柱一間三樓式,四柱一間無樓式,四柱三間三樓式和四柱三間五樓式等小蓮莊牌坊又屬四柱三間五樓式。從品位上講,遜于安徽歙縣許國牌坊等,但就其構造及雕刻之精美而論,仍屬上佳之物。整個牌坊的構造,自下而上依次是底座、立柱、依柱石、橫梁、枋和樓。為了使石柱也就是牌坊立得牢,在石柱底座前后安有依柱石。依柱石往往被雕成扇形或園形,有的被雕成鼓形稱抱鼓石,更多的被雕成獅子稱依柱獅。小蓮莊牌坊的依柱石不尚雕飾,樸實無華。橫梁架在石柱上。
梁上石板即枋,枋是用來鐫刻文字的,文字一般包括題和注兩部分,用來說明這是什么牌坊,是為誰建的,為什么事而建如果說,文有“文眼”,詩有“詩眼”,那額枋上的文字便是牌坊的“眼”。小蓮莊牌坊的“眼”便是“樂善好施”、“欽旌節(jié)孝”;“注”的內容是羅列劉氏的一大串官銜和封誥,以顯示其家族地位的尊貴。假如牌坊是經皇帝恩準建造的,枋上還建有一個小龕,龕內安一小石板,上鐫“恩榮”、“圣旨”、“敕命”字樣,小蓮莊兩牌坊均有小龕,上鐫“圣旨”兩字。為了保護文字不受雨雪侵蝕,牌坊頂上還用石板蓋成樓閣似的小龕,俗稱為樓。
樓與間有一致也有不一致,如前所述,有的一間一樓,有的一間三樓,有的三間三樓,也有的三間五樓牌坊還是石雕藝人們竟相顯示其高超藝術才華的一種載體。牌坊上的雕刻不論是樸實典雅還是精巧華麗,大多精美絕倫。枋柱、枋梁一般都用浮雕、淺浮雕乃至線刻,因為視點比較近,同時用高浮雕、透雕會減弱柱、梁的承受能力。樓一般都用透雕,因為視點比較遠,透雕還可減輕重量、削弱風力。獅子一類雕刻,為增強其質感,一般都采用園雕、透雕。
每座牌坊都有其固定的獨特的建造意義,為了使這些抽象空洞的意義變得具體化,形象化,藝人們通過象征、暗喻和諧音等手段創(chuàng)造了適用于表現抽象意義的雕塑語言小蓮莊“樂善好施”坊的坊心花板是浮雕“狀元及第”、“孝感動天”,正樓花窗為透雕“八仙”,門額橫坊是鏤雕“獅子嬉繡球”,正脊兩端為龍吻園雕,雀替為浮雕“劉海戲金蟾”及“和合二仙”、“武松打虎”和“小放牛”等。“欽旌節(jié)孝”坊的坊心花板是浮雕“文王求賢”和“雙龍戲珠”,正樓花窗的透雕是“漁樵耕讀”和四季花卉等。
有的牌坊,用松、鶴表示長壽;用鯉魚騰躍表示科場高中;用“鹿”諧“祿”,以示官高爵厚;把豹子和喜鵲雕在一處,表示“報喜”;在喜鵲上再加喜鵲表示“喜上加喜”;把喜鵲雕在梅枝上,表示“喜上眉梢”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小蓮莊的園林建筑》一文中,還提到歇山頂、正脊、垂脊、雀替等傳統建筑術語。歇山,是我國傳統建筑屋頂形式之一。《辭海》注曰:由四個傾斜的屋面,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四條戧脊和兩側傾斜屋面上部轉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墻面組成,形成兩坡和四坡屋頂的混合形式。南潯鎮(zhèn)原商會和絲業(yè)會館的主體建筑均為歇山頂。雀替是我國傳統建筑中枋與柱相交處的托座。
從柱頭部分挑出來承托其上之枋,借以減少枋的凈跨度,并起加固構架和裝飾的作用牌坊再作進一步的發(fā)展,用作古代居住街坊的入口門,稱作“坊門”。在“坊門”功能上再加上屋頂,就成了牌樓。除小蓮莊兩牌坊外,古鎮(zhèn)尚有多處牌坊式建筑,多為西式磚石牌樓。如建于柳堤上門額“小蓮莊”的西式磚牌坊,又稱“額磚坊”。嘉業(yè)堂藏書樓和絲業(yè)會館均為西式青石雕刻的牌樓式門面。牌坊作為一種歷史存在,具有歷史價值。由于它是精心設計、精心雕刻的,又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欣賞價值。
每一位到古鎮(zhèn)旅游的游人,都能從牌坊雋永、深邃的內涵中得到真正的藝術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