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邊曲陽,石雕是當地的主要話題。曲陽石雕以著稱,其歷史可追溯到西漢,距今已經兩千多年。曲陽縣目前擁有各類雕刻企業多家,從業人員10萬余人,年銷售收入超過40億元人民幣,雕刻產品出口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石雕給曲陽人帶來了財富,也給一些人帶去了成功。
安信康就是成功的一個,他的石雕作品多次獲獎,也因而被評為但在生活中,他就是一位普通的匠人,在石頭上雕琢著自己的夢年,安信康出生在曲陽縣羊平鎮北養馬村,在兄弟姐妹5人中排行老大那個年代,中國正處于。安信康因為營養缺失,導致嚴重浮腫,還好父親借了親戚五元錢,又借了一輛舊自行車,帶他去看病。帶回來的一袋葡萄糖才慢慢讓安信康恢復安信康回憶說。在當時,手藝人不愿意收徒,安信康的第一個師父是自己的姑父劉明亮。他一開始跟劉明亮學的是木雕安信康說。通過和姑父學習雕刻,安信康逐漸對雕刻產生濃厚興趣。為了提升自己的雕刻技藝,他多次請求當地著名雕刻大師盧進橋指點,但一直未能如愿。
而安信康最終能與盧大師結緣,源于一件小事有一次,安信康和盧進橋的外甥同去山西榆次做工,當活兒做完去領工錢的時候,盧進橋的外甥不知什么原因沒來領工錢,安信康便將其工錢一并帶回,托盧進橋轉交給其外甥安信康說安信康帶著自己做的幾個成品木雕像請求盧大師指點,沒想到盧大師看了之后感覺很驚訝,認為安信康比雕刻廠里的工人雕得都好。當安信康提出想去曲陽縣第二雕刻廠工作的要求時,作為廠長的盧進橋答應了由于當時雕刻廠剛剛成立,安信康自己背著木料、工具來到雕刻廠上班。當時的曲陽縣第二雕刻廠建在鄰村一座廢棄的寺廟里安信康和其他工人一起同吃同住,睡的是破廟,吃的是野菜湯。
但安信康不在乎這些,因為能直接和盧進橋大師學習雕刻技藝,對自己是難得的機會安信康說,進入雕刻廠后,就和盧進橋大師學習石雕制作了大量的佛像、天女散花、飛天、仕女等石雕,技藝日趨完善,也得到了盧進橋大師的器重。在安信康看來,在雕刻廠工作的四年時間里,自己的雕刻技藝得以突飛猛進年秋天,安信康父親突患腦血栓,臥床不起。安信康不得不辭去工作,帶領幾個徒弟在家里創辦了一個生產木雕、石雕的雕刻廠由于資金有限,沒有錢買大塊石料,安信康就買來一些小塊的石雕,打制一些小石獅子等。
為了推銷自己的產品,他經常背著幾十公斤重的石雕到近百公里外的石家莊尋找銷路安信康曾通過河北省的一家外貿公司參加廣州交易會讓安信康沒想到的是,一下子簽訂了八對石獅子的訂單,貨款一共元當時,蓋幾件瓦房也不超不過元。這是安信康創辦雕刻廠之后挖到的。如今,安信康雕刻廠生產的產品遠銷海外。他多次參與國外大型雕塑工程,沙特阿拉伯王子親自與他會面,洽談沙特政府廣場工程。
完成了英國倫敦奧運會部分雕塑、哈薩克斯坦政府大型銅雕工程、阿塞拜疆政府雕塑工程、英國皇家園林工程為子孫留下財產,不如留下文化遺產只有文化和藝術,才值得永久珍藏安信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