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市城北211省道旁有個大廟村,大廟村附近有條東去的公路,沿著這條公路行駛約6公里,有個急轉彎,在這個急轉彎處路南的小山上,佇立著一座騎馬挽弓的英雄雕像,這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趙武靈王。趙武靈王名叫趙雍,趙肅侯之子,戰國中后期趙國君主,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改革家。趙雍生前是侯爵,他只稱“君”,沒有稱“王”,武靈王是他死后的謚號。提起趙武靈王,人們自然想到“胡服騎射”。
馬銅雕,雕刻工藝品,雕塑擺件將軍騎馬雕像,古人物銅雕,雕塑定制加工女子牽馬雕像,仕女石雕,戶外景觀雕塑趙國東北與東胡相連,正北與匈奴毗鄰,西北與林胡、樓煩為界,這些都是游牧民族游牧民族也稱胡人,其特點是擅長騎馬射箭,他們不時襲擊趙國。趙國大軍一到,他們縱馬而去;趙國大軍離開,他們策馬而來,這使趙武靈王如芒在背。胡人窄袖短襖,騎馬射箭,機動靈活。中原各國軍兵不但寬袍大袖,而且,以兵車長矛為武器,很是笨重。趙雍屢屢吃虧,他不斷總結教訓。這天,他對大臣樓緩說:“胡人的騎兵來如飛鳥,去如離弦之箭,這樣的軍隊哪有不取勝的道理?咱們趙國四面受敵,如果不發憤圖強,亡國的日子就不遠了。
我想改穿胡人的衣服,學胡人騎馬射箭,你看行不?”騎馬人物雕塑,戶外園林雕塑,古人物雕像群馬雕塑,奔騰馬銅雕,戶外馬雕像騎馬射箭雕像,將軍銅雕,紀念性雕塑樓緩非常贊同,君臣二人擰成了一股繩幾天后,趙雍身著胡服上朝,大臣們都嚇了一跳。趙雍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可是,反對的聲音十分強烈,他們搬出祖宗家法,千方百計阻止改革,尤其是趙雍的叔叔公子趙成,他裝病在家,干脆不上朝了。公子趙成在趙國的影響很大,如果不先把他擺平,胡服無法推行,騎馬射箭就更不用說了。歷史上,一些不堅定的改革者遇到這樣的“釘子戶”常常是繞著走,美其名曰“先易后難”,只挑軟柿子捏,半途而廢。
將軍騎馬石雕,傳統工藝雕像,廣場景觀雕塑騎馬銅雕,鑄銅雕塑,雕塑定制廠家古人物銅雕,騎馬雕像,城市景觀雕塑趙雍卻不,他越是艱險越向前,磨,就找有尖的;碰,就找有棱的趙雍先派人面見叔叔趙成:家事,應該尊重老一輩的意見,可以聽您的;國事,應該服從國君,要聽國君的。這就叫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家規不能置于國法之上。趙雍還親到趙成家――改革就要真改,不能玩花架子,改革的目的在于利國利民,不管它是胡服還是趙服,只要國強民富,哪怕是開襠褲,也是好衣服;相反,如果不能國強民富,再漂亮的衣服,也連開襠褲都不如。趙雍在給足叔叔面子的同時,軟中帶硬,硬中帶軟,軟硬兼施。
女子騎馬銅雕,女子雕像,大型景觀雕塑將軍騎馬銅雕,馬雕像,傳統工藝雕塑打馬球銅雕,奔馬雕像,鑄銅雕塑公子趙成終于點頭了,趙雍當即賞給他一套胡服第二天,公子趙成穿著這套衣服走上朝堂,那些反對的大臣無話可說,只得也換上胡服。趙雍下令,趙國不分貧富貴賤,人人都要穿胡服。開始的時候,趙國人心里上還是有點別扭,不久,都覺得穿胡服無論走路還是干活,都非常靈便。胡服推行不久,趙雍又號令趙國兵士練習騎馬射箭。幾年后,趙國的軍事實力大大增強,趙雍不但占領了胡人大片土地,還吞并了中山國。胡服騎射影響巨大,中原紛紛效仿,各國都建立起自己的騎兵。
然而,趙國畢竟走在他們的前面,趙國也因此成為當時唯一可以和秦國抗衡的大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