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相信很多顧客朋友都非常熟悉,不論在寺廟還是景區都可見。佛祖對光明菩薩等眾人說:過去的佛已經滅度,未來的佛還沒有降生,現在我也不在世間居住了,天下的眾生,現在只有靠你們這些菩薩去教化。相對觀音菩薩來說,文殊菩薩就顯得少見了。文殊菩薩的全稱是文殊師利。文殊師利是梵文的音譯,略稱文殊。新譯曼殊室利。念譯為妙首、妙德。因其出生時,家族中出現10種瑞相,因名妙吉祥。是中國佛教四大菩薩之一。四大菩薩是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和地藏菩薩。諸佛菩薩,無不具足無上智慧。特別是文殊師利菩薩,更是無上智慧的代表。文殊菩薩的來歷,其說不一。
有的經書說,文殊菩薩過去成佛,名龍種上尊王佛;有的佛經說,文殊菩薩現在北方作佛,號歡喜藏摩尼寶積佛;有的經書說,文殊菩薩原來就是佛,名普見如來而《華嚴經》則詳細地說,文殊菩薩是是十方諸佛母,一切菩薩的老師。今為輔助釋通牟尼佛教化眾生,于公元前6世紀,顯身出生于印度舍衛國多羅聚落一婆羅門家。父名梵德,從母右脅生。身紫金色,出生即能言,具32相,80種好。與佛同等。這是說,文殊菩薩是十方諸佛的母親。是一切菩薩的老師,可見文殊菩薩的地位有多么重要了。文殊菩薩,身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鑄冠其頂。左手持青蓮花,右手執寶劍,常較腳子出人。既年輕,又威猛。
文殊坐獅子,表示智慧威猛;右手持寶劍,表示智慧犀利文殊菩薩是釋迦牟尼佛的左脅侍,專門管理智慧,表大智。與專門管理行德,表大行的釋迦牟尼佛的右脅侍普賢菩薩是一對,并列在佛的左右兩旁。文殊菩薩的道場在山西五臺山。從店朝開始,五臺山就成為文殊菩薩的圣地。太原留守李淵太原起兵反抗隋朝,十一月攻克首都長安。武德元年四月,老謀深算的李淵廢掉傀似隋恭帝,自立為帝,是謂唐高祖。李淵飲水思源,認為白己之所以得到天下,是因為太原境內的五臺山,五臺山是他的龍興之地。
為此,李淵在五臺山大修寺廟唐朝五臺山最興盛時,有佛寺360多座,僧尼超過萬人。五臺山寺廟中的文殊菩薩造像,最著名的是臺懷鎮殊像寺里的文殊菩薩的巨像。這是五臺山的文殊第一大像。像高2丈8尺,雕塑于前的明朝弘治年間。熙和石業是一家專業制作佛像、菩薩塑像的石雕廠家,我們的菩薩雕像有漢白玉石雕文殊菩薩像,青石文殊菩薩石雕像,花崗巖文殊菩薩石像等,歡迎聯系定做石雕文殊菩薩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