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石雕藝術歷史悠久、遺產豐富的國家。但在長期的封建社會中,石雕藝術創作勞動一直被視為“廝役”之務,從事雕塑創作的藝人處于社會底層。曲陽石雕還是一項非常危險而繁重的工作,因此愿意主動來繼承這一文化的人比較少。針對這一現象,曲陽縣政府應該采取措施保護這一民間傳統藝術,而關鍵在于保護石雕藝人的傳承的技藝。
傳統的曲陽石雕雕塑制作,不論在開荒、打細還是打磨階段,基本上都是石匠使用大小不同的鏨子和錘子一點一點地砸出來的沒有拋光機的時候,石匠先用花錘和剁斧在石雕表面砸一遍進行整平,然后使用磨石或砂輪進行最后處理,使之產生較為平滑的效果。采用現代化的雕刻工具后,工匠們有時用花錘或剁斧砸一遍留下均勻麻點或細直線條的效果,是為了對石雕作品的表面進行裝飾,是一種仿古的裝飾手法,也是曲陽石雕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曲陽縣各級部門高度重視,各企業積極改進。讓創新助推石雕發展、讓文化賦予曲陽石雕雕刻生命成為全縣共識。
據了解,近年來,我縣高度重視文化產業,大力實施文化強縣戰略,充分發揮資源、技術、人才優勢,組建新型雕刻、園林建筑雕刻、巨型雕塑等9大集團,推動雕刻業向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