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按察司街一施工工地,出土數塊約一米見方的石雕構件。石牌坊是我國古代就存在的一種建筑物,屬于裝飾建筑物的一種,簡單來說就是用石頭雕刻修建的一種牌坊,氣派恢宏非常的好看,現代生活中很多地方還是沿用這樣的石牌坊,那么選擇生產廠家就要非常注意。經考古人員現場勘查,應為明清時代牌坊的托石部分。發現石雕構件的地點位于泉城路以北、按察司街南首路西。至少發現4塊,其中兩塊上面雕刻有瑞獸形象。由于時間久遠,風化較為嚴重,具體是麒麟還是貔貅,一時眾說紛紜。據測量,其中兩塊沒有雕刻的石雕構件現存規為米×米×米。另兩塊刻有瑞獸的石雕構件體積略大。
在場的濟南市考古研究所一位工作人員稱,在此前考古發掘中,類似石雕構件主要出現在三種情況下:一是作為水獸,在河邊、海邊“鎮水”考慮到按察司街南首地勢較高,沒有河流和湖泊,因此水獸“鎮水”可以排除;二是擺設在大型建筑四角的“地虎”,用于鎮壓臺基,界定邊界。但考慮幾塊石雕構件上有方形石槽,這種推測也可以排除;考古工作人員因此推測,很可能是第三種情況古代大型牌坊戧桿底下的托石。如此一來,這幾塊石雕構件在此出現,則暗指在明清時代,濟南按察司街應有規模較大的牌坊設施。
除了在按察司街南首西側發現至少4塊石構件,在北面約百米處,還發現遺留的另一塊類似的石構件,看樣子原來應成對存在,只是規格、造型稍有差異考古人員推測可能是另外一處古代牌坊所留,兩者不是同一時期。據悉,濟南按察司街因為西側有明、清兩代按察使司署而得名。《山東通志·新疆志》載:“按察使司署在東城內,明洪武九年自青州府移建?!泵鞒绲澥辍稓v城縣志·建置》也載有“按察司街”。濟南市考古研究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將把已經出土的數塊石雕構件運回,繼續深入研究與之相關的濟南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