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陵無字碑,為武則天所立。她憑借自己的聰慧才智和勤奮努力,從小被其母親培養成才,少年時代就在宮廷脫穎而出,她不僅有文詞上面的造詣,更是明習史事,后逐漸獲得武則天的信任,得以參與奏章的批復和政令的擬定,成為武周王朝的政治核心。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合葬墓乾陵位于西安市西北80公里的乾縣梁山上。墓前有兩塊高均為6.3米的石碑,西面為“述圣碑”,碑文主要是歌頌唐高宗的功績,武則天親自撰寫了5000余字的碑文,東面是武則天的“無字碑”,碑頭雕刻了8條互相纏繞的螭首,碑座則用駿馬飲水、雄獅、云紋等線刻畫而成。無字碑精雕細琢,在歷代墓碑中都是極為罕見的。
清乾隆年間《雍州金石記》有記載:“碑側鐫龍鳳形,其面及陰俱無字武則天劇照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她從一個才人一步步爬上皇后寶座,直到最后建立大周朝,實際掌握最高權力長達。在她統治時期,她采取了很多的措施來鞏固自己的統治,武則天在任期間的貢獻還是挺大的,后世也有很多人欣賞武則天的魄力,畢竟在封建時代,男尊女卑,女人的職責好像在那個社會看來就是相夫教子,武則天突破傳統,撐起半邊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她在政治上打擊豪門世族,并通過發展科舉制度,使得大量人才進入政治舞臺,抑制了豪門壟斷2.她獎勵農桑、興修水利,減輕徭役并整頓均田制,使社會經濟不斷上升,民戶數不斷增長。3.她知人善任,破格用人,鼓勵各級官吏舉薦人才,并虛心納諫。4.她加強封建國家的邊防,改善與邊境各族的關系。5.在她的任期內穩固和發展了“貞觀之治”,把歷史推進一大步,并對后來“開元之治”起到了承前啟后的作用。乾陵人們紛紛猜測武則天立無字碑的原因,最主要的說法有三種。1.武則天認為自己功高德大,已經超出了文字可以形容的境界。
在武則天看來,自己雖是女人,但高宗能力很一般,自己的才能絕對優于高宗,而且她統治期間政治清明,社會安定,人民安居樂業,她認為自己功不可沒,這么多的功勞,寥寥幾千字,說也說不盡2.武則天自知罪孽深重。因為武則天這個皇位是以犧牲很多人的生命作為代價的,當她還是昭儀的時候,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依靠皇后的勢力將蕭淑妃打入冷宮,又掐死了自己的女兒,扳倒了皇后,最后又因為自己的姐姐和外甥女跟唐高宗有染,很多人認為是她將姐姐和外孫女殺害。在政治上,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利,排除異己,任用酷吏,鎮壓和流放反對勢力。在她年邁的時候,回顧自己的一生會覺得自己罪孽深重,有濫殺無辜的嫌疑。
3.武則天想讓后人去評說她的一生武則天對自己一生應該還是比較滿意的,作為一個女流之輩,能在政治斗爭中脫穎而出,并到達權力的巔峰。她要后人客觀地評價她的文治武功,雄才大略。唐中宗李顯雖然是武則天的兒子,卻曾被武則天廢掉后面又立的,因而對武則天心懷怨恨,在李唐王朝中插進一個的“武周”更是奇恥大辱,如果墓碑有字,可能會被他亂寫,對她進行抹黑,而后世的人對她不了解,可能會信以為真。武則天聰明過人,自然不會讓李顯得逞。
武則天劇照據說,毛澤東主席在就武則天立無字碑一事發表議論說:“武則天有自知之明,她不讓在她墓前的碑上刻字有人說其本意是功德無量,數不勝數。其實,那是武則天認識到,一個人的功過是非,還是由后人去評論。”乾陵旁邊有很多的石頭像,就像上圖所示,但是這些石像都沒有頭。據說,這是唐高宗入葬時,前來參加葬禮的少數民族官員和鄰國使節,武則天為炫耀大唐威勢,將他們的雕像立于靈前,石像背部均刻有國別、官職和姓名。
至于武則天陵墓前的石雕為什么沒有頭呢?無頭石像傳說是因為地震和狂風暴雨的侵蝕導致它們的頭斷了,畢竟有幾千年的歷史了,而且斷頭的不僅僅有石人,還有石馬,石鳥等等,也許頭跟身體本身就是單獨做的,然后最后安上去的還有的說法是唐朝被攻破以后,這些雕塑的子孫看到了,認為這是對他們祖先的一種侮辱,竟然把自己的祖先塑造成守墳人,他們很憤怒,于是便將石雕的頭破壞了,讓別人認不出是誰。無頭石雕和無字碑一樣,成了一個謎。您是怎么看的呢?歡迎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