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鳳呈祥龍與鳳凰配合、對應、互補的情形,廣泛地流行于民眾之間,反映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習俗之中。據《潮州日報》報道紅底的掛屏上,鑲嵌著一對用生銅鏨刻而成的龍鳳,龍鳳祥云環繞似欲扶搖而上在民間工藝薈萃的潮州,巧奪天工的木雕、刺繡并不少見,但這種用生銅鏨刻的作品卻是少之又少。其寓意,多是陰陽和諧,婚戀美滿,求吉祈福。傳統吉祥石雕圖案中的《龍鳳呈祥》:龍鳳各據一半。龍是飛龍,張口旋身,回首望鳳;鳳是翔鳳,展翅翹尾,舉目眺龍。周圍瑞云朵朵,一派祥和之氣。
民間也流傳不少龍鳳配合、結合的傳說,如東北的《龍鳳匹配》:龍子先化作蛇郎再化作英俊小伙兒向三姑娘求愛,婚后即去應考,三姑娘的姐姐偷燒了龍子留下的蛇皮,使考中狀元的蛇郎只能以龍身飛回三姑娘見狀自殺,變成了一只火紅的鳳凰。于是龍鳳和鳴,雙雙飛向天堂。中國四大吉祥物雕刻,1、龍2、鳳凰、3、麒麟、4、石雕獅子。浮雕龍鳳的地位是非常高的。龍鳳雕刻的題材有,二龍戲珠、龍鳳呈祥、鳳凰戲牡丹等等。浮雕龍鳳呈祥是陰陽結合,龍和鳳凰本來就是吉祥的神物,體現著人民群眾的美好愿望,帝王、帝后自然不能全部壟斷。
如舍族穿“鳳凰裝”的習俗,就和帝后比鳳無關,傳說是古代一家母子,救了一只受傷的鳳凰,鳳凰傷愈后,將自己頭上的頭鬃和尾巴,送給這家新娶的媳婦從此,舍族姑娘就有了鳳凰裝。另一方面,不可否認,帝王比龍、后妃比鳳的講究,也對民間的世俗生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龍是力量的象征,鳳凰是美的象征,龍鳳呈祥浮雕是和諧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