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羅馬的圖拉真廣場建于公元,這是為了紀念圖拉真大帝遠征羅馬尼亞獲勝而建。廣場旁邊就是著名的圖拉真柱。圖拉真柱,它是由20塊希臘產的大理石砌成高30米的圓柱,表面雕刻著達基亞戰爭場面的宏大畫卷,雕刻精美,氣勢恢弘。圖拉真柱至今還聳立在已是廢墟的圖拉真廣場上。
圖拉真柱和一排排雕像構成了當時羅馬全城最壯觀的區域圖拉真是羅馬帝國五賢帝中的第二位,他戎馬一生,留下了赫赫戰功,最終病死在征戰途中在他統治的時期,成功地將羅馬帝國的疆土擴展到東起兩河流域、西到不列顛、南至北非的埃及、北抵萊茵河的達基亞,使當時地中海成為羅馬帝國的內海公元2世紀,是羅馬帝國實行對外擴張政策的強盛時期當時的羅馬皇帝圖拉真,通過對達基亞的征服,使羅馬的版圖一下子擴大了好幾倍。為了紀念對達基亞人的征服,羅馬帝王圖拉真除在各地大興土木外,也在羅馬建造起了一些紀念性建筑物,圖拉真廣場就是當時這座羅馬城最宏大的廣場整座廣場的主體建筑于公元圖拉真柱由大馬士革建筑師阿波羅多羅斯建造,于落成,圖拉真柱屬于多立克柱式建筑,它以柱身精美浮雕而聞名。
圖拉真柱凈高29.55米,包括基座總高達35.27米柱身由20個直徑4米、重達40噸的巨型卡拉拉大理石壘成,外表由總長度200米以上的浮雕繞柱23周;柱體之內,有185級螺旋樓梯直通柱頂。作為對羅馬帝王崇拜的象征物,設計者的構思技巧可謂聰明之極據古幣上的描繪,早期的圖拉真柱的柱頂為一只巨鳥,很可能是鷹,后來被圖拉真塑像所代替,但在漫長的中世紀爭奪中失去了圖拉真塑像,教皇西斯都五世下令以圣彼得雕像立于柱頂至今。
整個柱身上環繞著長達200米的飾帶浮雕,繞柱共二十三周,全部畫面是圖拉真率領軍隊征服達基亞的戰爭這幅長卷浮雕詳細地記錄了圖拉真親自率領軍隊跋山涉水,日夜艱苦卓越絕、鏖戰不息的經歷整座浮雕的中心就是歌頌帝國的戰功,崇尚武力的權威。
為了迎合這個好大喜功的皇帝的口味,當然免不了對歷史作一些歪曲,但盡管如此,這里記載的事件是按照實際戰場上的情景來刻畫的,所有的人物、軍事裝備、戰爭陣勢、民族特征,都合乎歷史真實,它給后世留下一份極其珍貴的形象資料,諸如行軍方式,兵器樣子,地理環境,都具有經得起歷史考證的文獻價值因此,這座拉真大帝遠征的紀功柱不僅是一座藝術品,還是一份寶貴的文獻資料柱身飾帶浮雕上總共刻畫了2500個人物,采用前進式散點透視方法,生動自如地把那些層次復雜、細節瑣碎的不同場面組成一條狹長的帶狀畫面讓人不得不對這樣的勾畫設計點贊從柱體的構圖學上來觀察,它也有許多可取之處,首先它運用的是淺浮雕方式,人物構圖緊湊,將浩大的戰爭場面徐徐道來,繁而不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