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近落成的工藝美術城佛像精品是最搶手的展品之一在莆田市制定的“十一五”產業集群發展規劃中,工藝美術是十大產業集群之一,的產值將達100億元。目前,占地面積460畝,總投資6.3億元,總建筑面積42萬平方米的莆田工藝美術城已經落成。
這個由展示中心、木雕、玉雕、石雕、金銀珠寶四個展銷區及公共服務配套設施等組成的工藝美術城建成后,可供1000多家企業入駐,將成為一個立足莆田、帶動全省、輻射全國、面向世界的大型工藝品市場莆田市經貿委一位負責人介紹說,工藝美術已成為莆田的一大特色產業,截至去年底,全市共有工藝美術企業3000多家,其中年產值達千萬元以上的企業數十家。去年,全市工藝美術產業銷售額達80多億元。目前,全市工藝美術從業人員約20萬人,技術人員5000多人,其中省級工藝美術大師17名,專家名人33名。據了解,莆田工藝美術歷史悠久,向來以“精微透雕”著稱,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莆田木雕興于唐宋,盛于明清。
現在,莆田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內銷木雕工藝品的主產地和集散地,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工藝美術學會聯合授予“中國木雕之城”稱號木雕產業的日益強大,也帶動了仿古家具、宗教雕塑、玉雕、青石雕、壽山石雕、工藝編織、金銀首飾、人造寶石、漆器等相關行業的發展。記者調查工藝美術是如何成為莆田的一大特色產業的?在崛起中,莆田工藝美術還存在著哪些問題?政府又該如何引導工藝美術產業做大做強?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進行了探訪。展商的熱情采訪期間,恰逢首屆中國海峽工藝美術博覽會正在舉行,展會地點就在沈海高速公路莆田出口處工藝美術城展示中心內。
展示中心內兩層共830個展位上,擺滿了木雕、玉雕、青石雕、家具等工藝美術品,前來參觀的人絡繹不絕前來參展的臺商陳先生告訴記者,他這次帶來木雕、佛像等精品參展,和他一起來的還有其他8家港澳臺企業。“大家主要是看好莆田工藝美術發展的前景,一起前來交流。”據展會的主辦方介紹,這次參展作品共7大類近30個品種,韓國、臺灣、香港、澳門、北京、上海等海內外工藝美術企業紛赴展,而莆田工藝美術企業共定了693個展位。幾大軟肋工藝美術已成長為莆田的一大特色產業,但也面臨著一些成長的“煩惱”。
莆田市二輕聯社副主任鄭紅兵告訴記者,莆田的工藝美術產業面臨著規模小、無序競爭、創新不足和品牌意識不強等問題首先是規模小。據介紹,全市3000多家工藝美術企業中,年產值超千萬元以上的只有幾十家,規模以上企業也只有100多家,絕大多數是家庭式作坊。一些企業為賺取利潤,以劣充好,相互間大打價格戰。創新不足是另一大軟肋,產品只是一味地模仿。在博覽會上采訪時,記者發現有多家工藝廠的展位上都張貼了“禁止拍攝”的提示,參展工廠的業務員說,這主要是防止一些工藝廠家將作品拍攝后回去模仿。
還有就是品牌意識不強,目前全市3000多家企業中,創建品牌的企業只有20多家,大部分廠家還是以接訂單生產為主政府加強引導“政府的職能就是引導工藝美術產業形成產業集聚,做大做強,最終成為莆田的支柱產業。”據鄭紅兵介紹,為推動產業的創新和發展,莆田市早于就成立了莆田市工藝美術協會及3個縣區級工藝美術協會,培養造就新的技術專業人才,為工藝美術產業提供人才支撐。
同時,莆田市政府于出臺了《關于加快工藝美術行業發展的意見》,就加快工藝美術行業發展,培育重點骨干企業,為企業排憂解難等出臺了10條優惠政策,優惠范圍涉及融資貸款、優惠用地、稅收等多方面“舉辦這次首屆中國海峽工藝品博覽會,更是充分表明了莆田市做強做大工藝美術產業的信心和決心。”鄭紅兵告訴記者,莆田不但要成為我國工藝美術產業的主要加工基地,而且要成為工藝美術品的銷售中心。為此,莆田市政府已決定,海峽工藝品博覽會今后將每年舉辦一屆,力爭把“海博會”的品牌做大做響。@郭光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