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石雕佛像并不像唐朝和南北朝的時候那么多,這個時期的佛像趨于穩定,很多佛像已經開始慢慢的中國化,特別是這個時期道教的興起,佛教自然而然的被排擠,兩者實際上在長期的沖突和長期的文化碰撞中慢慢的有了一個融合,當然,宋朝實際上佛教還是穩穩的壓住道教的,只是到后期明朝的時候道教開始勝過于佛教,這個過程比較漫長。這里面的奧秘當然是非常的大了,這就涉及到使用銅佛像的場合了,金本身就帶有一種貴族的氣息,在一些大的廟宇當中,放上一尊貼金如來佛像或者是觀音像,會顯得更加的有靈氣,這也是很多人選擇貼金佛像的原因。
并且這個時期,儒學的大量興起,人們都開始以學文為榮,所以在人們慢慢的讀書的時候,自然而然對這種虛無縹緲的佛教教義沒了興趣,從南北朝一直到唐朝的佛教開始第一次進入瓶頸期,這個時候的佛教傳播深受影響,但是還是有很多小型的石窟流傳了下來,這一時期基本上沒有大型的石雕佛像作品流傳下來,所以這個時期的佛像價值是非常高的,這也是一種物以稀為貴的大環境下所造成的情況宋朝石雕佛像最大的特點是,把佛像慢慢的做成了現實中的人,這個是和其他時期的佛像完全不一樣的,因為宋朝人的理智,慢慢的把佛像加工成了自己的親人,熟人,這是一種另類的祈禱,并且把一些著名的文人和佛像結合在一起,形成一種特別的佛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