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有非常顯著的不同特色,以石建涼亭石雕亭子,在我國也相當普遍,現行最早的涼亭,就是石雕亭子。早期的石雕亭子大多模仿木結構的做法,斗拱、月梁、明、雀替、角梁等等,皆以石材雕琢而成。如唐初建造的湖北黃梅破額山上的魯班涼亭,就是全部以石材仿造木結構的斗拱梁架而建造的。
明清以后,石亭逐漸擺脫了仿木結構的形式,石材的特性突出了,構造方法也相應地簡化,造型質樸、厚重,出檐平短,細部簡單有些石亭,甚至簡單到只用四根石柱頂起一個石質的涼亭蓋這種石塊砌筑的涼亭,簡潔古樸,表現了一種堅實、粗獷的風貌然而,有些石涼亭,為了追求錯彩鏤金、精細華麗的效果,仍然以石仿木雕刻斗拱、掛落,屋頂用石板做成歇山、方攢尖和六角攢尖等等南方的一些石涼亭還做成重檐,甚至達到四層重檐,鏤刻精致,富有江南輕巧而不重的特點碑亭往往有厚重的磚墻,如明清陵墓中所用。但它們仍是木結構的涼亭,磚墻只不過是用以保護梁、柱及碑身,并借以產生一種莊重、靜穆的氣氛,而不是結構承重作用真正以磚做結構材料的涼亭,都是采用拱和疊澀技術建造的。
北海團城上的玉甕涼亭和安徽滁縣瑯琊山的怡涼亭,就是全部用磚建造起來的磚涼亭,與木構涼亭和木屋相比,造型別致,頗具特色茅亭是各類涼亭的鼻祖,源于現實生活,山間路旁歇息避雨的休息棚、水車棚等,即是茅亭的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