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是個城邦國家,實行奴隸主民主政治,它要求公民具有完善的心靈和健壯的體魄,要求藝術也必須塑造理想化一的形象,以美來肯定和表現人。古希臘人熱愛體育運動,崇尚健美的人體,這種風俗也為藝術家觀察和創造人體雕塑提供了條件。《擲鐵餅者》就是當時著名石雕藝術家米隆的杰作。
米隆將畢達哥拉斯學派的美學觀運用到人體石雕上,表現了青年運動員健美的形象和一種和諧的理想之美石雕像選擇運動員手執鐵餅向后甩起到最高點這一引而不發、包前孕后的運動瞬間這是從預備拋擲到拋出鐵餅的過渡狀態,接下去就是爆發出力量的高潮時候雕塑家讓這一瞬間靜止凝固為雕塑,不但給人一種人體的運動感和力度美,還靜中求動,透過大幅度擺動、內力即將爆發的姿勢,暗示著運動的過程,這是米隆石雕作品的主要魅力所在。???運動員在這個運動瞬間中的表情是平靜的這是古希臘石雕像的一個重要特征:不管動勢多大、心理如何,表情卻是平靜的,保持著高貴、靜穆的氣度。當然,即使是動勢,也控制在一個穩定平衡的造型中此造型真可謂“凝凍的瞬間”,也突出了靜止的意味。
如果比較一下布德爾的《弓箭手赫拉克勒斯》,二者的動、靜區別是顯而易見的所以說,其動勢與表情也是相得益彰的其穩定的造型以單腳重心為特色,這在古希臘石雕像中別具一格。大多數的古希臘石雕像是兩腳著地,重心在兩腳中間或稍偏。而《擲鐵餅者》的重心落在右腳上,左腳只是腳趾輕輕點地這種處理使雕像的平衡關系有了豐富的變化,出色地解決了人體重量落在一只腳上的重心問題,改變了雕刻中直立的程式。
向左下傾斜的頭部、上體與向右伸展的手臂、鐵餅,雙臂構成的弓形與反向的背部、腿部之弧,都形成了重力的對應均衡米隆《擲鐵餅著》石雕像,標志著古希臘人體雕塑達到了盡善盡美的程度,體現了人對美的理想以及美好生活的尋求它是健康而鼓舞人心的藝術,盡管年代久遠,但其煥發的青春魅力與精神永遠對人類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