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石雕的應用部位四合院石雕是巧依功能并為增進建筑物之華美而施加在石制構體上。且各個部位的石雕均有其不同的形式與內容,主要表現在下列各項:石獅子除宮殿、寺廟之外,王公貴青、高官富賈的住宅門外,不可缺少地立有一對石獅子,起著守護大門以壯主人威勢和裝飾作用。
獅子這獸中之王,自然性格兇猛成了它最主要的特點,所以它成了門前的守護神獸—被塑造成一副兇剎威武之神態我們看到它頭上頂有卷毛披肩發、怒目圓睜、此牙咧嘴、頸系銅鈴,渾厚柔韌的肌肉和飽富力度的肢體,蹲距在石座之上,昂首挺胸,分列大門兩邊門東邊的是雄獅,它的特點是腳蹬一只繡球;門西邊是雌獅,腳下戲一幼獅。這幾乎成為一種固定的模式了獅子腳下的基座,多為須彌座形式,分為上下枯、上下裊、束腰和圭腳幾個部分,均有雕花裝飾有的還在須彌座上浮雕出一塊方形毯子,四個角垂在四面,四角墜以銅錢讓獅子蹲坐在毯子上,就好像我們在室內布置擺設工藝品時在下面放一塊裝飾布一樣,這自然也是為了加重獅子的神威。
泰山石泰山石又叫“石敢當”一般位于街口房屋拐角處,也可放在臨街的后檐墻外,有時還位于橋頭或其它被車輛容易撞到的構筑物前這種風俗由來以久,被人們認為此石可以鎮邪泰山石上刻有“泰山石敢當”“敢當”意為“所當無敵”。泰山石的運送為長方形條石,厚多,寬,高lm有余,其形有隨形,也有雕飾獸頭紋樣的條石。抱鼓石抱石鼓是北京四合院主要的石雕裝飾構件,它和石獅子一樣隨著傳統建筑的發展一直沿襲下來它用于宅門的兩側,是承托大門重要的構件和裝飾部件,由門枕石和抱鼓兩部分組成。
里面的門枕石為方形,大門的門扇坐落在上面;外面的抱鼓部分分為兩類:一類為方型的,叫“方鼓子”,另一類是圓形的,叫“圓鼓子”,由于圓鼓子工藝繁雜、體量較大,因此比方鼓子顯得講究一些全套抱鼓石可劃分為三個部分,鼓形本身、鼓上部分和鼓座一般的處理方法都把門鼓子兩側的鼓面圓內作為雕刻的重點,通常采用高浮雕,門鼓子兩側圖案可以相同也可不同若不同者,靠墻的一側較簡單。圓鼓子兩側圖案以轉角蓮最為常見,稍講究者還可做成其它圖案,如麒麟臥松、犀牛望月、蝶入蘭山、松竹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