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陽縣志》記載:“黃山自古出白石,可為碑志諸物,故環山諸村多石工”。據現有史料考證,早在公元前二百多年的漢代,曲陽石雕已用于建筑業了。曲陽縣城南有座“狗塔”,據說是東漢光武帝劉秀,為紀念一只曾保護他逃出大火的義犬而征召當地石匠修建的。北魏時期,曲陽石雕藝術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當時,全國各地崇尚佛教,大興土木,修建寺廟,從而也促進了曲陽石雕中各種佛像作品的發展曲陽石雕佛像造型莊重優美,面貌嚴肅威武,或慈藹端莊,線條流暢,至今仍是傳統的主要石雕品種年,從古剎修德寺出土文物中,發掘出佛像、金剛像等石雕作品200多件在這些雕像的底座上,均刻有北魏正光,東魏天平等年號和作者姓名經查明,上述這些作者都是曲陽縣人。唐、宋兩代,曲陽石雕藝術更加繁榮,作品流傳全國許多地方,除石雕佛像外,歷年發掘出土的還有曲陽石雕動物、瓜果等。曲陽縣境內有一座黃山,橫臥東西,壯若銀龍,滿山漢白玉石潔白晶瑩,脂潤堅韌,宜精雕細刻這種得天獨厚的條件,加上世代相傳的雕刻工藝,使曲陽成為我國有名的石雕之鄉曲陽石雕是漢白玉大理石雕刻的代表。
其造型逼真,手法圓潤細膩,紋式流暢灑脫在首都天安門廣場上,聳立著一座雄偉壯觀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紀念碑下部展現中國人民革命斗爭畫卷的八幅浮雕,就是河北省曲陽縣石雕藝人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