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一個漁業大國,漁文化的歷史十分悠久。漁,本義為捕魚,是一種海邊捕魚者所進行或從事的生產勞動。捕魚作為一種生產方式,在中國形成了歷史悠久的漁文化,它與百姓的生活緊密結合,并滲透到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產、生活的全方位,極具中華民族特色的漁文化是非常寶貴的文化寶庫,是具有開發潛力的文化金礦。
一、漁文化的內涵漁文化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內容包括魚類捕撈、養殖、漁獲物加工等漁業生產方式,也包括漁民獨特的生活、習俗、宗教信仰等是漁民在長期的漁業生產活動中創造出來的具有流轉性和傳承性的物質和非物質方面的成果在物質方面,漁文化包括漁船漁具、民居建筑、捕撈和養殖等方面漁民稱漁船為“木龍”,打造新船是漁民的頭等大事,每個程序都要嚴格按照規矩行事新船下水時要選擇黃道吉日,進廟拜神,敲鑼打鼓,鳴放鞭炮,既有慶賀新船起航,又有除去船艙和海里邪氣之意。這體現出漁船對于漁民的重要性,以及漁民對于祈求出海平安的強烈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