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座被評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它們分別位于市區香港路北段雙門頂明代石坊,即“尚書探花”坊和“三進宰貳”坊,及新華東路岳口街清代石坊,即“勇士簡易”坊和“閩越熊聲”坊。四座石坊均為石坊木結構,三間,五樓,十二柱。
雙門頂明代石坊,南北對跨街矗立,與所處的舊城南門老街組成了極富特色的古街區景觀;岳口街清代石坊系清圣祖賜平臺名將藍理、許鳳立,威武雄壯,坊都有5處鏤雕洋人的形象,反映了明清時期漳州與外國友好往來的景象漳州明清牌坊石雕渾樸精致,花、鳥、人、獸各具神韻,形象生動,典型地表現了漳州傳統石雕藝術既精致典雅又豪放流暢的特色各種石牌坊圖冊均是石坊木結構,以青石和白石相間建造,石材顏色對比鮮明,整體和諧自然悉為三間五樓十二柱。各樓頂皆置魚形脊飾,檐翼解都有瀟灑自然的起翹。正匾以下均以梁枋隔層坊上形大體碩的梁、枋、柱,以及精雕細刻的斗拱、雀替、花版、垂柱等各式部件,設置巧妙,銜接精密。
坊上遍布雕刻裝飾,分別用陰刻、線刻、浮雕、鏤雕、雙面雕等不同手法,刻有龍鳳、花卉、飛禽、瑞獸、人物等,活靈活現不僅具有南方細膩繁縟的品味,而且融進北方粗獷剛毅的氣派,體現了漳州傳統藝術保存濃厚中原文化色彩與大膽吸收外來文化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