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羅漢,顧名思義就是有十八尊修得自覺果位的高僧組成的一個群體,是佛教修行三果位中的第一種。修得羅漢果位的人心思澄明,六根清凈,可不再受娑婆世界的煩惱與苦厄的侵襲,也不用再經(jīng)受生死輪回的痛苦,呈永生之軀,在人世間度化眾人。石雕佛像十八羅漢,最早是由印度傳入我國,每一尊十八羅漢都有不同的故事傳說。
石雕坐鹿羅漢,就是一位坐騎為麋鹿的阿羅漢,曾向最高統(tǒng)治者講經(jīng)說法,勸其學習佛法據(jù)傳,當時勸說時,乘坐的是一頭麋鹿,因為被眾人所熟知,稱之為坐鹿羅漢石雕托塔羅漢,傳說中的神將拖塔天王,后入佛教,是佛陀招收的最后一名佛家弟子,因感恩佛陀,故而經(jīng)常手托一尊小佛塔以懷念佛陀石雕大力羅漢,又叫靜坐羅漢他自出生時就天生神力,不動則已,一動必然將妖魔鬼怪擊得粉碎。過江羅漢雕塑。真實身份是一名文人雅士,他在度過江河湖泊時,就像蜻蜓點水一般,十分輕松自然,因而被后人美其名為過江羅漢。
石雕騎象羅漢,他本是一位有名的馴象師,后修行圓滿收獲羅漢果位,是佛陀的一名侍者笑獅羅漢雕像,人類身份是一名獵人,因受佛祖感化,潛心學習佛教文化,一心向佛,不再殺生百獸之王獅子為答謝這名獵人不再趕殺,專程來向他答謝,因為而出名開心羅漢與歡喜羅漢一般,名稱十分讓人喜愛,但是他的開心不只是快樂的意思,而是他曾經(jīng)在出嫁前,將其心袒露于眾人面前,使眾生知道佛就在他的心中。石雕探手羅漢其實是伸懶腰的一個動作,每每打坐結(jié)束后都會有一個這樣的動作,因而被眾生做如是稱呼石雕芭蕉羅漢,在芭蕉樹下修得正果的一位阿羅漢,因而得名。石雕長眉羅漢,眉毛特別長,據(jù)傳出生時就有了極長的眉毛,也是佛祖的一位侍者,因而被稱之為長眉羅漢。
石雕看門羅漢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因負責看守大門,故而被成為看門羅漢沉思羅漢雕塑,他是釋迦牟尼佛的親生子,比丘的名字因他而得來,在佛陀的十個弟子中,修行居首位,常以冥想的形態(tài)示人,故而得此名。石雕挖耳羅漢佛佛像,經(jīng)常掏耳朵,以示自己耳根清凈,因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