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王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統與觀音菩薩合稱為大乘佛教四大菩薩。根據《地藏菩薩本愿經》中描述,地藏菩薩為釋迦牟尼佛寂滅后,彌勒佛未生之前的空檔期過度者,以度化娑婆世界的苦難眾生,令眾生早日脫離苦海,安徽九華山是地藏菩薩的應化道場。
普賢菩薩像石雕也是在我國常聽聞的菩薩之一,名稱由來《悲華經》,代表理德、行德,與具有智德、正德的文殊菩薩相對應,他們兩個為釋迦牟尼佛的左、右脅侍,二者與毗鄰遮那如來統稱為“華嚴三圣”,普賢菩薩的應化道場在四川峨眉山,常騎乘一白象,現身說法,教化眾生石雕文殊菩薩,一般會被稱之為文殊師利菩薩,是釋迦牟尼佛祖的左脅侍,坐騎是一只獅子,威猛無比文殊菩薩因為佛教宗派不同,又有所不同。藏傳密宗佛教供奉的是白文殊,就是我們常見的文殊菩薩造型,一手持劍,一手持蓮花,皮膚為白色;密教所供奉的是黃文殊,左手持經函,右手舉劍,通身為黃色;密具文殊,臉為紅花色,七個頭,雙手分別持劍和經函,應化道場為五臺山。
十八羅漢佛像,也是我們熙和石雕廠常做的石雕佛像之一,有需要的朋友可以來找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