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雕塑的社會目的和作用而言,中國雕塑總是和人們實際生活的需要以及宗教、宗法、倫理、喪葬等社會功利目的聯系在一起的。中國曲陽石雕雕塑強烈的社會功利色彩使得紀念性雕塑得不到更大的發展,雕塑作為一門藝術的審美功能基本上被掩蓋或淡忘了,在一般民眾的心目中雕塑常常等于神像或泥娃娃。
這樣便影響和削弱了雕塑應有的社會地位和作用,這對雕塑的發展不能不說是一個嚴重障礙事實上,中國雕塑發展到現代,在藝術領域,其悠久的傳統已經斷裂,在雕塑的教學和創作中一般是以西方的雕塑觀念和語言形式來進行的出現這種結果,與傳統的中國曲陽石雕雕刻其功用過于狹隘以致不能滿足時代的需要不能說是沒有關系的中西雕塑的區別還在于,就人物形象而言,西方雕塑更注重的是人體結構的表現力,通過人體的變化來傳達某種情緒,因此人的形體動作、轉折變化尤其顯得重要中國曲陽石雕雕塑則更注重面部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