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峰水鄉文/攝距平樂縣城約3公里的茶江岸邊有一個叫虎豹的自然村,村里有一個百年陸家老宅子,為三進五間式清末風格的建筑。整個院落分為門樓、天井、正房、東西廂房,其建筑材質為平樂本地青黛色的大青石,石質細膩,光滑如玉。雖建筑年代不算久遠,但大院里逢石必雕,其石雕石刻藝術非常精湛,文化內涵深厚,堪稱平樂近代院落文化之典范。大院建于民國三年,至今已經歷史據說,虎豹村的陸家是清末這一帶大戶人家。
民國初年,陸家準備建新宅,張貼告示,尋找能工巧匠恰巧,有一位湖南的石匠,因避戰亂路過,揭下告示。陸家主人見他其貌不揚,面露疑色。石匠說:“我只身一人來廣西,一路上憑的就是一手絕活。員外如若不相信,敢與我一賭否?我無償幫你建房,建好后,如滿意,我在你家落戶定居如建得不好,我分文不取,轉身走人,如何?”于是,員外將信將疑當眾與石匠擊掌立約。大院擇日開工。開基掘土,取石雕刻以及土木材料,石匠開列清單。員外照單全收,應有盡有。
雙方按約履職,各不懈怠數年后,一座三進五間式清末建筑風格陸家大院落成陸員外前來驗收新居,走到高約5.2米,寬約4.3米的大院門樓前,只見門檻、臺階、門樓皆為青黛色大青石鑲就。石質光滑細膩,清涼沁潤。門樓的正方刻有楹聯一副。上聯是“鵝湖世澤”,下聯是“錦石家風”,橫批:“紫氣東來”。楹聯的橫批兩端,雕繪有書卷圖案,上下聯的頂端,雕琢一只象征幸福的瑞獸——蝙蝠在大門轉角石、門礅及其它部位,石匠共雕刻了花卉18幅,歷史人物故事4幅,動物2幅,為傳統的《三陽開泰》吉祥圖案。
最絕的是,在大門左右轉角石上,雕刻2幅歷史故事
左邊是姜太公釣魚:一位束發銀須、悠閑自若的老者坐于江邊,右手捋須,左手直竿垂釣,其身后,停放著一輛金碧輝煌、刻龍雕鳳的大轎,轎前一群頭戴官帽的大小官員,彎腰抱拳、畢恭畢敬立一邊;右邊是一大漢端坐殿上,另一裸背大漢四手四腳趴地上,其身旁又一橫眉倒豎大漢雙手高舉脊杖,狠狠揮下,四周眾官員有的抱拳、有的面如土色、有的下跪為裸背漢求情,獨一身穿長袍,手搖鵝毛扇,頭戴綸巾之人袖手旁觀……直看得員外大驚:好你個鬼石匠,兩幅惟妙惟肖的“姜太公釣魚”“周瑜打黃蓋”,借以表達“你石匠幫我陸家建房不要錢“愿者上鉤”我陸員外對石匠生養死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的擊掌之約!員外不得不為石匠精湛的雕工造詣及精巧立意所折服于是,守諾言,留石匠,吩咐下人以賓客之禮相待。后來,陸家后人一直為石匠養老送終,成就了當地一段“誠實守信”的佳話。陸家大院分為門樓,天井,正房,東西廂房四個板塊。
正房的地平面,比門樓臺階底的地平面高出約1.6米其石雕藝術大致可分為房屋主框架構件藝術、書法藝術、繪畫藝術、浮雕藝術、國畫藝術以及房屋附件藝術共六個方面石雕藝術該大院正房門樓高約5.2米,寬約4.3米。全部為大青石板組合而成。大門高約3.25米,寬約1.18米。大門原應用木頭來做的所有構件,如大門架的外框,大門架的內框以及門對、門楣、門簪、門耳等,皆為大青石構件各石材構件拼接相當規整,不用一點灰漿粘連,而純碎采用木工的榫鉚結構進行拼接,能做到密不可分,堪稱石藝精品。門樓的正方,刻有楹聯一副。石雕采用陽刻雕刻手法。
楹聯為楷書,字大小為18×18厘米大氣而溫婉,恢宏且雋秀雖歷經百年,仍完好無損,潤澤中透出清亮。楹聯的橫批的兩端,繪有書卷圖案,使人看上去就像有人在書卷上寫字似的。上下聯的頂端,雕琢瑞獸蝙蝠,栩栩如生,令人景仰。據悉,“鵝湖世澤”引自陸姓名人陸九淵、陸九齡,兩人曾在江西鵝湖山講學、辯論。而“錦石家風”則是為了紀念漢朝使者陸賈一諾千金的作風,兩句話合起來就成了陸家人的好家風——寓意“詩禮傳家,誠信之意”而“紫氣東來”為雙關語。
既有明指大院吉祥之意,又暗指陸氏從廣東南海遷徙而來之意在大門轉角石上,石匠別具心裁,做足了文章。一是雕刻了兩幅歷史故事:“姜太公釣魚”和“周瑜打黃蓋”。二是雕刻了兩組共12種花卉,分別寓意一年十二個月,即梅花,蘭花,桃花,薔薇,石榴,荷花,梔子,桂花,菊花,芙蓉,水仙,臘梅花卉圖案雕刻得極為精巧。與此同時,在大院的正墻的檐口下,塑有四幅不同風格的雕塑,均為枝鳥圖浮雕藝術。而在大院門樓內檐底,共手繪了八幅水墨畫。
其中2幅為墨龍畫:“龍上化申霞光圖”和“變異杳淡云海圖”,兩幅為山水畫:“青山仙洞明天下圖”和“白云深處有人家圖”另外四幅分別畫有松、柏、梅、柳的水墨畫分別名為:“松林大天之景圖”“柏光明化無榮圖”“梅異祥光紫中圖”和“松柏梅柳全圖圖”。八幅水墨畫立意高雅,布局適當,畫藝精巧,可謂“錦上添花”石雕大院除了門樓上的石雕藝術外,還在好幾件石雕藝術的精品。如石門礅、石柱礎、石臺階、石門當,甚至還有石水口、石豬食槽等。據說,原來還有一個能裝13擔水的石水缸。由于年代久遠,不知散落何方,讓人惋惜。
走進陸家石雕大院,仿佛走進一個石雕、繪畫的民間藝術殿堂,讓人處處感受到石雕藝術和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路書平樂虎豹陸家大院,位于平樂鎮虎豹門樓村,距離平樂縣城約3公里用騰訊地圖、百度地圖或者高德地圖搜索“平樂虎豹”,即可獲得從市區或者平樂縣城去“虎豹村”的出行方式步行、騎行、自駕車或者公交+步行個人可根據錢包、心態和身體狀況,選擇不同出行方式。圖①:陸家大院石雕大門。圖②:“周瑜打黃蓋”石雕。圖③:“三羊開泰”石雕。圖④:陸家大院。
楊二說說老房子的味道看到虎豹村陸家老宅,二哥腦海中閃出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漂亮!如果彪悍的二嫂在場,二哥能想象得出她的反應——玉手一揮,檀口輕啟,脆生生地蹦出一個字:買!如你所知,這是二哥和二嫂平日里苦中作樂的一種成本最低的方式:想法多多,奈何囊中銀兩不夠銀兩不夠的時候,還有氣勢來湊然后相視一笑,就好像真把這事給辦成了一樣。這個過程中,十分未必有,六七分的快慰,卻也基本上直追魯迅筆下阿Q的境界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對于房子,尤其是老房子,二哥有一種難以言說的特殊情懷。有時在郊區的鄉村間行走,一看到老房子,二哥就有點邁不開腿的感覺。
純木結構的也好,青磚砌就的也罷,都能讓二哥浮想聯翩至于像陸家老宅這樣以大青石為主要材料的,那更是向往不已,何況還有這么多精美的石雕,說不想據為己有,那絕對是言不由衷年輕的時候,二哥混跡珠三角,因為工作變動頻繁,出差又多,居住地也就隨之變幻莫測起來,俗稱居無定所。那時候年輕,不怎么呆得住,老喜歡往外跑,只要能在外面晃蕩著,對于是住五星級酒店呢,還是縮回自己租住的狗窩,都不是特別在意,頗有些四海為家的不羈風格這種心態下,對于有沒有自己的房子,其實是不太當回事的。不過,更早一些時候,大概讀小學一二年級吧,對于那些自家建有大房子的同學,二哥還是打心眼里羨慕的。
當時二哥跟父母住在縣城里——講起來挺好聽的,在縣城里面住著——不過,一家四口卻只有一間十來平方米的房子,放下兩張床后,就沒有多少空位了最關鍵的是,一棟樓里面也沒有一個廁所如果要在大白天正式地上個廁所,得從二樓下去,出了大樓后門,再走上個百把級臺階,去后山上我媽他們醫院的公共廁所。當時老媽他們的醫院建在山上,一共三棟建筑物最前面的是一棟門診和宿舍綜合樓——一樓門診,二樓是醫院員工的宿舍,三樓只有一間房和一個大露臺,那是院長的家。綜合樓后面的半山有個廁所,再往山頂,才是住院部。這醫院的幾十號員工和家屬,再加上幾十個病號,都得用到那個只有十來個蹲位的廁所。
人多坑少,屬于賣方市場,因此這個扮演賣方角色的廁所相當的有性格,十分的有味道二哥的印象中,春天的時候,那個廁所的味道是新鮮的,潤物細無聲,乍暖還寒地彌漫在整個醫院的上空;夏天的時候,味道就熱烈了起來,如同進了鄉下農民家的豬圈;秋天又明顯冷靜了下來,讓你能細致入微地分辨其中的各種況味;到得冬天,則完全是另一種肅殺的性格,氣味濃郁、厚重,人行其中,能感受到很大的阻力很奇怪的是,半山廁所的氣味一到得綜合樓前的坡道,就好像被一堵無形的墻擋住了一樣,不再往山下肆虐因此,當時的坡道上,就有兩種不同的氣氛,而我們一幫小家伙,就經常在兩種氛圍間穿梭,體驗截然不同的兩種風味,感覺很是快樂。這件事情之所以說了這么多,是因為二哥班上一個不好好學習的同學,家里居然花了上千塊在街上起了一棟房子,并且擁有只供自家單獨使用的廁所,比起我們來不知幸福了多少倍。
所以,我們這些家里沒廁所的人,都不怎么待見他其實,上廁所不用爬山的房子,二哥老家農村里多的是,只要你能適應那種氣味,你就能很輕松地得到快樂會不會就是這個原因,讓二哥對擁有獨立廁所的鄉村老房子情有獨鐘呢?這個還真不好說。二哥現在年紀大了,不喜歡外出亂跑,就越來越喜歡看房子了,尤其是像陸家老宅這樣的房子,有獨立的廁所不說,還有很多精美的石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