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載他曾于長安、洛陽兩地寺觀中繪制壁畫多達300余堵,奇蹤怪狀,無有雷同,其中尤以《地獄變相》聞名于世,還流傳有《寶積賓伽羅佛像》、《道子墨寶》等摹本,莫高窟第103窟的維摩經變圖,亦被認為是他的畫風。最早期的佛造像多見于寺廟佛像雕塑,從造型來看,金銅佛像大多形小而精致便以攜帶,擺件佛像雕塑普遍而廣泛,多見于寺廟和信眾家中的佛龕或收藏于佛塔地宮之中。
大理石擺件寺廟佛像雕塑編寫《三國志》中記載有這是中國正史中首次明確的金銅佛像記載,從實物來看,大理石寺廟佛像雕塑是五胡大理石擺件佛像雕塑時期的,十六國是西晉末年擺件寺廟佛像雕塑一時間紛立的小朝廷時期,從絲綢之路傳來的最初佛教,這些地區最先改變了民俗民風,由來佛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