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石雕雕刻最是耗費人力精力與金錢,而漢白玉做成的大型石雕則更挑戰雕刻師傅的技術。刻大型漢白玉雕刻,可使用幾個點形儀在同一塊石料上進行工作。安裝幾個點形儀,首先必須確定第一組點形儀用的三個基點并固定牢,安裝時要選擇,像最簡單、最次要部位。找第二組基點時,先在石膏像上選擇三個基點,然后用第一次安裝好的點形儀尋找測量出石料上的三個基點。這三個基點必須正確,不能有錯。這樣,第二組點形儀用的三個基點也就找到了。
接著用同樣的方法找出第三組與第四組點形儀基點,使石料上的每個角度都能雕刻到刻制更大的如5、6米高的雕塑,若一塊原石不足以刻制時,則可報據雕像形體分成若干段,然后鑲接而成。但每段還是要以石膏塊的形體為依據。在分段時,要考慮鑲接的力學重心,考慮是否拼接得牢固等問題。每段要畫上前后、左右的接連記號。若在一段中分成三四塊,要測量好十字形直徑的尺寸,或用硬紙剪好每一段平面的形狀以保證拼接時整體不走樣。制作大型漢白玉雕刻,有時需要二三十塊石料拼接。若分成五六段,每段有四五塊石料鑲拼。
就要在翻制石膏像分塊時,考慮到刻石雕時的各種因素例如分塊的大小,安裝時能否拼接好,接縫處是否會影響形象等等。大型雕塑群像,不論多大,每段必須在一個水平線上。在石膏像上找水平線,要選擇最合適的部位,即最單純的地方。每一塊石刻在拼接處的外緣要保留2、3厘米寬的石料,等全部拼接好后才可打掉。
為了使拼接起來的形象不走樣,首先要保持石膏像分塊不變形,否刻會影響石刻的拼接,若發現拼接處凸凹部分有差錯,在不影響整體造型的前提下,可把凸出的部分打掉一些,或者在拼接完成后,再作整體修改、加工和處理拼接大型石雕難免在接縫處留下縫影而影響石雕形象。對較大的縫影可用同色石片塞進再打平的辦法處理,或者將原石粒敲成碎粒和粉末,加入樹脂、二丁脂和少量乙二胺,拌勻后塞進接縫處,過十幾個小時后用劈斧加工,接縫痕就可以消失。熙和石業曾經雕刻大型花崗巖雕塑《八仙過海》,八仙過海總高6.8米,是用25塊石料拼接加工完成。漢白玉和花崗巖都是硬質材料,不怕日曬風吹雨淋。
但時間長久也會粘上塵埃,影響外形美觀,可用清水洗刷,以恢復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