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新春來臨之際,我市中國玉石雕刻大師邵城鑫為市民送上了一份文化大禮。由中國集郵公司監制,中國郵幣卡在線發行的中華文化名家藝術成就郵票卡紀念珍藏冊上,邵城鑫這位民族民間藝術家,成了我市第一個登上郵票的人。藝術讓頑石迸發異彩邵城鑫,字石緣,從事石雕行業已有三十余年。當看石緣二字,便能推測出主人的愛好。邵城鑫之于石頭,就好比是父親之于兒子。
他出生在石雕世家,自幼在祖輩的石雕藝術熏陶下成長,后師從溫州著名石雕工藝美術師林巖福,又在福建、青田石雕之鄉名師名家,多年的求學經歷使得邵城鑫的雕刻技藝博采眾長又自成一家,他結合昌化石雕法,因色取巧,按材施藝,其作品神韻獨到,別具匠心,形成了極富個性的藝術風格,邵城鑫因此也聲名鵲起,成了遠近聞名的石雕大師長年累月的與各色石頭打交道,久而久之,石頭成了邵城鑫的生活重要組成部分。邵城鑫對石頭的熱愛就像父親愛自己的孩子。石頭就像我兒子,邵城鑫總是把他對石頭的摯愛如此樸素地告訴身邊的朋友。
因為對石頭的鐘愛,邵城鑫在創作時就顯得格外的細心和認真,每每一件作品的問世,都要經歷幾個月甚至幾年的苦苦思索,有時候一件作品在多次深思熟慮后,已經算得上是成功之作,但邵城鑫總是愿意在已經完成的作品上再花心思,力求把作品做到完美在一如既往的癡迷和努力下,邵城鑫終于功德圓滿,他有40多件作品在《昌化石志》、《昌化石文化》、《中國玉雕、石雕天工獎》、《昌化雞血石》等書籍上登載,個人成長經歷以及藝術成就被國內外20余家媒體報道,其作品在國內外各大展覽上捧回金獎。去年,邵城鑫帶著自己的得意作品赴北京參加中國玉雕石雕作品天工獎頒獎大會,邵城鑫的昌化石雕作品因色取巧,按材施藝,處處透射著昌化石的獨有魅力。
昌化石因此成了大會上最耀眼的明星之一大會結束后,中國集郵公司工作人員找到了邵城鑫,要為邵城鑫等藝術大師出版一套紀念郵票,旨在表彰和展示藝術名家的藝術風采,為藝術家立傳立志。經過短暫的籌備與制作,去年,邵城鑫昌化石雕藝術成就紀念郵票成功問世,以昌化石雕為主要內容的紀念郵票,用另一種方式詮釋出昌化石雕的特有魅力。15件作品上了郵票邵城鑫昌化石雕藝術成就紀念郵票由12枚郵票、兩張電話卡和一張明信片組成。
邵城鑫的《松下品茗》、《橘中戲》、《壽星》《后羿射日》等11件力作和本人的工作照片登上了郵票,郵票面值80分;而《女媧補天》、《鐘馗醉酒》等作品登上了電話卡封面;《母愛》、《秋》等作品分列在明信片的左右兩端邵城鑫告訴記者,他的作品能上郵票,在肯定他藝術成就的同時,也是對我市雞血石文化的認同。記者看到,郵票中的《松下品茗》,巧依石形做山勢,借用玉石左邊仿若爛漫山花的雞血紅,只拋光未雕琢,歡快浪漫的氛圍極其濃烈,而在右邊無血塊面和左邊無血空間,邵城鑫精心雕刻了品茗閑談的雅士,走動的游客和寵物,以及依山而上的松柏,時隱時現的亭臺,表現出一派閑情雅味,其布局、結構以及雕法的運用,無不透視著昌化石雕的巧雕風格。
而在《壽星》中,邵城鑫將壽星、孩童、壽桃有機的連接成整體,壽星的長眉細須柔美而順暢,無不體現了邵城鑫雕刻技藝的高超整套珍藏冊雖只收納了邵城鑫成百上千件作品中的15件,但每件作品都獨具特色,方方面面闡述了臨安雞血石因材施藝,虛實相生,由巧出奇的雕刻文化。珍藏冊具有收藏價值隨著近年來個性化郵票的出現,普通市民只要花費相當的資金,就能讓自己的照片成為郵票的封面,由此看來,個人發行郵票已不是稀罕事。
況且,此次發行的紀念郵票,僅僅只有為數不多的套,是否能真正起到弘揚雞血石文化的作用?記者了解到,本次出版的邵城鑫昌化石雕藝術成就郵票珍藏冊由國家權威機構發行,入選的藝術家均為新中國成立以后在藝術文化上有突出成就的文化名人,但凡登上郵票的作品也將被視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因而郵票紀念冊的收藏價值難以估量另外,該珍藏冊的價值還在于很好地傳承和弘揚了昌化石雕藝術的雕刻文化,使更多的人了解昌化石雕,參與昌化石雕,并將昌化石雕文化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