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嘛玉如寺廟群是拉達克山區最古老的寺廟群之一。自魏晉南北朝始至明、清,中國社會的各不同階級、階層,出于、思想意識、現實需要等原因,宗教信仰得以在中國流傳,作為宗教流傳的各種具體形象如寺廟、佛像、佛塔、石窟等,也就大量出現在各地,它們為中國古代石雕工藝師們提供了一個廣闊天地,使之創造出許許多多世界聞名的藝術珍品。關于這個寺廟石雕佛塔的歷史,據說是十一世紀時,西藏一位領袖曾經在此處潛修數年,后來他想要在此地長居,而得以建立此寺廟。此寺廟位于列城—斯利那加高速路旁邊,在列城西部幾千米處。寺廟依山而建,僧房隨著山勢依次排布,遠遠望去極為壯觀。喇嘛玉如寺的入口是一個石雕佛塔的塔門,它聳立在入口臺階之上,人可以在其下通行。
從石雕佛塔的形制來看,這座塔門的年代應該不是很久遠,塔的下半部分用磚砌成,外抹白灰,頂部鋪滿木條還有斗拱作為支撐,石塔就立在這個木臺座之上,為菩提塔形制,塔基方形,外涂白灰,塔面上無裝飾。塔身覆缽式,塔剎保存完好,十三天為磚紅色,比較修長,頂部剎頂為仰。
在寺廟山的山腳下,有一個小村莊,在這個村莊周圍,也存一個不小規模的石雕佛塔群,其中石雕佛塔,均為石土塔外抹白灰,有些塔為塔門形式,下面可以進入,可以看到,內部為木結構架起,上面搭磚石,外涂抹白灰形成,這些塔中大多有壁畫,因為年代久遠且保護欠佳,大部分壁畫已經損壞脫落,內容依稀可見,多為壇城,佛像的壁畫在這座寺附近,也有比較新的石雕佛塔,多為菩提塔形制,這與喇嘛玉如寺入口塔門的在形制上極為相似,但是體積要更大一些,保存也更加完好。塔基坐落在一個方形石臺上,上面是三層座梯,塔面上繪有圖案,上面繪有六孥具裝飾,六孥具中大鵬只具頭部與翅爪,兩爪緊抓蛇神尾部并納入口中,大鵬下兩側各有蛇身摩羯,六孥具周圍是花紋裝飾,應當是早期形制。其上是出挑的臺沿,塔身為覆缽式。塔剎上是磚紅色十三天,剎頂是銅質的仰月寶珠。
值得注意的是,在村莊旁邊的石雕佛塔群,一般由會有一個瑪尼堆,不僅僅是喇嘛玉如寺附近,在拉達克地區的村莊中,都可以見到瑪尼堆的存在,應當是為了方便居民祈福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