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茂陵的石雕群進入學者視野已有百年,但學界對石雕的題材、內容、功用存在不同看法。該院院長廖肇羽說,漢武帝劉徹開創了中國歷史上中央政府對西域真正意義上的治理和西域屯墾戍邊的先河,在中國歷代開拓西域文明的進程中地位十分重要。本文認為此石雕是漢武帝時期的。漢武帝網絡圖片西漢十一陵分布示意圖霍去病墓的石刻群,開創了中國古代墓葬地面石雕的先河。在秦漢時期人們的思想觀念中,石頭這種特殊的媒介具有永恒保存與永生的象征意義,這在《史記》《古詩十九首》等漢代文獻里多有描述,石頭作為一種特殊的材料常常與人們追尋的等價值聯系在一起。
石雕“怪獸食羊”長274厘米寬220厘米麒麟因系靈物、仁獸,所以能兆瑞王道興盛,則麒麟現。《毛詩義疏》曰:黃帝是之首,仁政之先,故黃帝時,又有等。馬踏匈奴石雕陜西茂陵藏《左傳》記載:此時王道衰敗,所以才有《獲麟歌》中的詰問。《詩經·周南·麟之趾》被懷疑可能是孔子的《獲麟歌》,孔子把這首詩附在《詩經·周南》之末。石魚石雕陜西茂陵藏延及后世,麒麟作為仁獸、瑞獸的形象為后世一脈相承。
漢代的政治體制和道德原則是建立在天命觀的基礎之上,一個皇帝若受了天命,他就成為至高無上、普天之下臣民的君父武帝時期官方思想家董仲舒說:他稱西狩獲麟是。熊石雕陜西茂陵藏董仲舒假托《春秋》以明改制之義,將西狩獲麟作為孔子受命的征兆,導致漢代緯書大興,麒麟吐玉書便在漢代流行起來,如《史記·孝武本紀》記載漢武帝時曾獲一麟,聽屬臣一番鼓噪后,武帝龍情大悅,始。王充也在《論衡·宣漢篇》說到:躍馬石雕陜西茂陵藏王充指出,祥瑞的發生表明漢朝與以往的模范政權同樣地令人滿意。
漢武帝一方面好大喜功,另一方面不斷以獲得符瑞而改年號來證實自己政權的合法性武帝獲麒麟,建麒麟閣,未央宮的麒麟閣以圖畫功臣著名。甘露三年,宣帝詔令圖畫霍光等十一人于麒麟閣,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以彰功德。武帝如此沉迷于麒麟祥瑞,自然不會不在自己的陵墓設計上考慮放置麒麟。石雕“怪獸食羊”的細部刻畫在漢代,麒麟作為瑞獸、仁獸而流行,其實是儒家文化的象征,這與漢武帝獨尊儒術的政治教化思想是一致的。
字最早見于出土的殷商甲骨文,《甲骨文編》卜辭中已有之句,后受到陰陽思想的影響,才出現字,,陰陽五行思想也是在漢武帝時期最為流行,很多獨立的神,如西王母等,在這時都以陰陽相配而成對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