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頤和園修建的石雕佛塔中還有一個優美的傳說,清代道光年間,北京西郊大石橋附近有一個村莊,名叫雕刻之村。石雕佛像是佛像雕刻中的一大分支,早期的石雕佛像多見于直接在石窟中進行的佛像雕制,隨著人們對于礦山開采能力的加強,開始大量出現單尊的石雕佛像,并出現了造像碑、佛塔、經幢等。村中住著一個淳樸普良的農民,因為他的力氣大,經常幫助石雕工匠干活,人們郁稱他謝大力。謝大力身高八尺,兩臂能舉千斤。附近各村都知遭大力的力氣大,有人蓋房時,就常去請謝大力幫工。一年,清漪園要修后山多寶石雕佛塔。這座塔造型精巧玲瓏。
在塔上的石雕貔貅的頭上要裝一個石雕寶頂,它有一千多斤,塔體工程修完,就是寶頂上不上以為這座佛塔只比一般的大型石雕牌坊矮不多少,這下可把監工的太監愁壞了。這時有人說找謝大力來,石雕寶剎定能裝上。于是,把謝大力從園外叫來,大力見了監工的太監,問找他有什么事情。帶工的太監見了大力,用手指著地上放著的那個石雕寶頂說:“聽說你力氣大,你能把它搬到塔項上嗎,謝大力一聽,哈哈大笑說:“原來這么點事,這算什么太力又說:“可不能自舉,你們得管頓飽飯吃,太監連連點頭說,好辦好辦”。
大力說,“你們給我燉十五斤牛肉,準備三斤大蔥,十斤鏡頭”太監點頭樣樣照辦。不一會兒,吃的東西備齊。謝大力盤腿席地而坐,不慌不忙吃過飯,又喝了兒大碗自開水,看了看佛塔上面雕刻的佛像觀音,石雕麒麟等都十分地優美,站起身來,雙手緊了緊腰帶,邁開大步,朝若石雕寶頂走去。走至佛塔前,他使出全身的氣力,用左手提起石雕寶頂,右手一抓剎頭,用力一舉,一點不費勁的慢慢地放在肩上。他扛起來,朝著腳手架走去。然后順著馬道,一步一步向上走,走至佛塔前,把石雕寶頂的安上。
這時在場的石匠個個都看愣了,都齊聲為大力喝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