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北京大學不是一般的學府,它是傳承中華古文明的最后一個王朝,為了應對西方侵略造成的文化危機,在變法維新之際,采取的一個教育變革措施的成果。眾所周知,京師大學堂是北京大學之源,戊戌變法之時,京師大學堂設立之初,行駛了部分國子監的功能,第一是新式學校中的最高學府,第二兼備管理各地新式學校的功能。
京師大學堂的教學內容雖然向西學開放,但是仍然奉孔子為圣人,把經學科作為第一學科,將研究院叫做通儒院,目的是強調儒家文化的正統地位,因此,京師大學堂既是一個中西文化融合的重要載體,也是國子監的一種現代延續從知識體系上來講,京師大學堂之后,特別是新文化運動開始以后,西學在北京大學和整個社會都占據了強勢的地位,儒家文化漸漸的退出主流地位蔡元培在任國民政府教育部長時曾明令禁止全國的中小學校讀經,后來北大也取消了經學科,這代表了他當時作為北大的校長對于儒家文化的態度蔡元培校長也曾經提出用美育代替宗教,希望美育成為新民的靈魂而如果在北大的校園設立孔子雕像的話,就會毀了北大“五四”的新道統,沒有北大就沒有五四運動,而五四運動有兩個重要的歷史貢獻,首先,傳播了民主科學和馬克思主義,其次,打壓了儒家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