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雕工藝在唐宋時期就已經成熟,后來在石雕牌坊上廣泛應用,留下了不少技藝精湛、精美絕倫的作品。石雕主要用于建筑構件,如檐樓、斗拱、柱、枋、榫頭的雕刻外,作為裝飾藝術手法有陰文線刻、平雕、淺浮雕、深浮雕、透雕、圓雕這六種手法。石牌坊形式多樣,各地區形成了不同的風格。
徽州的石牌坊以其翼張的樓檐、玲瓏的漏窗、堂皇的額枋、挺拔的柱干,給人以渾厚質樸的印象,選料一般采用茶色或青色的茶園石,雕刻精美絕倫,枋板上的雙獅戲球、魚躍龍門、池水龍騰、雙鳳朝陽等雕刻栩栩如生黃山市歙縣鄭村鎮的棠樾牌坊群共七座,明建三座,清建四座,高大挺撥、恢宏華麗,是明清時期建筑藝術的代表作。安徽績溪瀛洲龍川奕世尚書坊,三間四柱五樓式,上面雕刻的文徵明的書法極具藝術價值。徽州殷家村尚書坊的額枋部位,上枋雕刻著鳳穿牡丹,下枋是雙獅滾繡球,一深一淺,顯示了工匠的精湛技藝。
山東曲阜的萬古長春坊是中國著名的牌坊之一,這座牌坊建于明代,檐頂有吻獸,斗拱被簡化,額枋、柱間部位都雕刻有龍戲珠紋樣,云龍形態各異,栩栩如生;抱柱石上的石獅,腳踏繡球,形象威猛;立柱上雕刻的云龍高浮雕渾厚樸實,是曲阜現存最大、最精致的石牌坊。